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泱泱神明 > 第五十六章 郑明同治

第五十六章 郑明同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慈焯想了想说道:“诸葛瑾,户部之下另设一个移民总局,以后对入迁的移民都要进行调查与说服,台湾、日月岛、郑明本岛三地择地安置。今后赋税之事由税务部辖制,户部管理国家钱库与粮库,还要管理郑明治下的人口统计与安置,这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另外还要监督治下各地的税收,王室而外,官民勋臣贵戚,不管农商作坊,凡有经营收入者,税收一率平等。大明颓败如此,就是宗室勋臣官绅太多之故。大明不是没钱,而是偷逃税赋严重,却重征没有田地产业的百姓税赋,三十税一已变成十税其九甚至更多,查姓焉的不反之理。”

“陛下英明!”众臣称颂,贾诩翻了翻眼又道,“如此陛下立国或可赐些爵位,以收民心振士气。”朱慈焯这次称王立国一个爵位都没封赐,还将朱由校所封都收回了。

“这是为了免除有功者或可存在的祸端,圣尊善变又好杀,还是由孤一人独担这恶名吧!”朱慈焯又道,“郑明初立,战事将起,今后大家多得是拜相封侯的机会。得来容易去了快,你等都记住了。”朱慈焯刚刚获得新生,明日怎么样心里一丝把握都没的。

“是,臣等尊旨!定对吾明竭心尽力,为吾华族的子孙万代耗尽毕生之力。”为了救明,几十年来的教育没少给国民洗脑,但真正能领会这目的的还是那些重生而有见识的人。

朱慈焯接着说道:“今后国库与王室的经济往来也须平等,王室所支财物都得统一定价,年底支付清楚。这次是因岛府拖欠堡府军资款项,阿姬曼王后才自节慎库擅自提银。国库是国库,内库是内库,不要内外不清,家国这分。”日月堡掌握着军工生产和高科技,很多商品还没有大规模生产,这是朱慈焯为这世界创造的财富,也是郑明王室的财富。

那批俘虏有幸成了建国后的第一批囚犯,里面大都是华人,他们是福建总兵郑芝龙的部卒,这世的郑芝龙因为朱慈焯的出现再难成就他儿子郑成功的伟业,竟然做起了里通外国的勾当。

日月岛的武装商船在南海或隐或现地存在了半个多世纪,还在十多年前打败过入台不久的荷兰人,在那一年郑芝龙还差点会成立十九芝。

日月岛自那时开始就一直在与十八芝争夺南海的贸易,有时还会得到大威德明王的暗中相互,确切的说日月岛聚集起来的财富半数来自十八芝与西洋海盗的“进贡”。

入踞台岛一月有余,荷兰人还在盼望日月岛再次退**南,同时也在联络周边势力进行抢夺台湾的争斗,明廷及郑芝龙自然是荷兰人主要联结的对象。

日月岛的海洋商船队伍本来就非常庞大,其中一部分还是十八芝中的“退役”人员,郑芝龙家的商船或武装舰队也没有朱慈焯前世那般庞大,总数不足千艘。而日月岛因为税收较低,占领台湾后的一个多月里商船队伍从千五百艘不到一下子突破三千大关,加上过往船队的买路钱,今年的商船税估计能超千万。

“是,臣等谨尊圣意!”听到朱慈焯这样的话,几位大臣都松了口气,这是表明神王岛的建设不用由国库除了移民不会有其它支出。

“此次出兵事明,各军机可有什么策略?对于今后的移民又有什么好的建议?”此时刚派员再去北京谈判援明抗金之事,朱慈焯对此有所了解之后其实不抱什么希望。

朱慈焯现在有了王庄的十万顷土地与草原,还有一群为他无偿效劳的凡仙,加上大威德明王所贵之宫岛,实际上现在他的身价已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世界有的东西他都有,世界还没有的东西他也有,而现在造钱的机器也已经开动了。

他自己不缺钱花,也不缺山河与土地,更不缺广厦千顷。朱慈焯所缺的是人力资源与人类生存所需的粮食。

此时大明福建一带的海外贸易多掌握在郑芝龙手上,日月岛的远洋贸易公司在大明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诸省与当地商户合作建立了十六个商埠,大多数外贸商品仍来自国内。

只是由于当时朱慈焯总想着归明无意成为日月岛之主,建议把远洋贸易公司划归岛府治下,作为日月岛上的主经济命脉,不然今后这千万税利完全可以成为王室的收益,那二万多水师陆军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私人部队。

当然,因为大威德明王的存在,现在朱慈焯的实际拥有情况比仅拥有军权还强得多,原著民外迁之后能拥有日月岛资源的主体也只有王室了。卢植建议迁都南岛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这部分积蓄,也就是被芭奴从国库提走的五千万两现金储备。

朱慈焯仍关心自己治下的人口问题,听说有这么多海盗船聚集在日月岛的远洋贸易公司,便问道:“这么多商船一定有不少人口,可否裁撤掉一些让他们前往台湾定居,让他们上岸经商或事农,小孩也能接受相应的教育,总比以往流离失所好得多。”

卢植道:“商民人数确实不少,岛内居住的人口可能不足三成,初步统计应过十万之众。这些商船的家属居于沿海各国,有的居于荒芜小岛。聚迁台岛的事情以前跟太上皇建议过,只是这些人种族繁乱,习俗不一,贼性一时难改。是故太上皇一直没下决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