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肆夜红楼 > 第二百二十章 暗中争执,琐碎小事窥大势

第二百二十章 暗中争执,琐碎小事窥大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明白父亲的郁结在哪里,身为儿子更是应该主动体谅父亲、为其圆了那一桩迟迟不得释然的心事!故此,他对上官婉儿所做的一切,是委实对了李旦的心,使李旦感念之余,泪水湿了眼眶。

同时隆基还明白父亲对长远之路的一桩担忧,他贴心的派人做了一床大被子,与兄弟们同寝同盖,免去外人从中离间、说他们兄弟不睦;同时也是在向父亲表了昭昭心迹,以此來告诉父亲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使父亲安心。

……

看着儿子频频向自己示好、明里暗里都在祈求原谅,李旦心中沒有感念委实是假的。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且是自己的爱子,又是时今与他同体的太子。做父亲、做长辈、也做君者的若是再端着架子,便委实是小气了!

那一份冷然,一眼过去便下意识的惹得人心口生颤!

。[]肆夜红楼220

次月(八月),李隆基送给父亲一份大礼,即是:恢复上官婉儿“昭容”封号,并安排将婉儿风光入葬。

墓志写明其为“大唐昭容”,且是“亡身于仓卒之际”。

同时对这位钟灵毓秀的当世才女的一生,做了笼统又不失详尽的介绍,注明其在高宗时期便为高宗、武后文墨相助;更在武皇时期提出各种建议、成为武皇治国之能臣,且敢于委婉劝导武皇行政时的不合理处、使之愈发贤明治国而终究成为一代明君;还在中宗时期,有力的劝阻了高宗欲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甚至不惜以死相谏……

隆基种种贴心的举动,倏然间触动了李旦的心弦,李旦是心软了,这个儿子在短短数日里令他频频心软,也不忍心再怪罪他。

他开始理解隆基,或者说一开始就是理解的,只是最初时他接受不了;让他接受、让他认清已经铸成的现实,委实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

现在他也未必能够接受,可他心软了,倏然间便不自觉的想到了儿子的千般好,想到儿子昔时陪着自己渡过的那些清索、萧条的日子,想到父子之间那一幕幕难能可贵的温情……

有些寂寥的寝宫里,李旦叹息。苍睿的目光隔过被袅袅熏香染就的帘幕向远方落去,倏然发现视野是何其的开阔,又倏然发现好像沒什么事情,沒有什么是不能接纳、不能看淡的了!

< 】

在安顿好了婉儿的身后事之后,李隆基又派人将上官婉儿毕生诗作收集起來,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大文豪张说作序,赞其“敏识聆听,探微镜理”,既有文章之道,又有辅佐之功!(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这是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了!特别还是一个女人,能够在死后得到这样的尊崇与殊荣,不知是不是一种悲凉的荣幸?

即便李隆基当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得不决绝的杀了上官婉儿祭旗。但在他心中对婉儿还是存着感念的,并且肯定了婉儿对大唐、对父亲和他所做出的功绩与帮助,同时他也委实欣赏婉儿之才,心觉其秀外慧中、才思敏捷,委实不可多得!

上官婉儿的一生,这条注定殊途同归的路走的何其浮沉、又何其旖旎,何其坎坷、又几多悲欢?后世一句“才女”尔尔,委实不能涵概全部!但注定留不住的人和事,有朝一日彻底在历史的车辙、岁月的长河中消泯殆尽也是注定的事情……斯人已去,徒留一段传奇在世,这传奇又图腾为神话般的化现,引后世无数痴人隔过这泛黄走笔的丹青史卷,依稀窥探到那千百年前一段早不可追的斑驳过往……芳香仍在,倩影难寻,旧时的音容笑貌与离合悲欢,只能留待后人笃猜、后人茶余饭后兴致起时闲闲然评说!

隆基对婉儿所做这一干筹措,于他自己是对良心的告慰;于父亲李旦那里更是父子关系和解而主动走出的一步路,至为关键的一步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