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异界大文豪 > 第一百六十一 章墨铭上

第一百六十一 章墨铭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曹说到这里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千杵万捶使得墨质细润匀和,如果工艺不到位,墨的内在和外表就会产生气泡和裂纹,出模后墨面模糊,翻晾时容易碎裂。

搅拌的时候不是很均匀,通过敲打以后,把胶水‘吊’出来,墨就会有光泽,很漂亮;另外,也是为了把水分敲掉,否则墨太粘手,不好做。

在制墨过程中加入香料是为了消除墨中胶的气味,动物性的麝香和植物性的龙脑(冰片)都是受到重视的珍贵材料。

麝香是林麝、马麝鹿等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也是一种药材。雄性麝鹿从2岁开始分泌麝香,自阴囊分泌的淡黄色、油膏状的分泌液存积于位于麝鹿脐部的香囊,并可由中央小孔排泄于体外。传统的方法是杀麝取香,即切取香囊,先行干燥,腺囊干燥后,分泌液变硬、呈棕色,成为一种很脆的固态物质,呈粒状结晶。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艾片、龙脑香、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亦有用松节油经一系列化学方法工艺而得。

蒸胶的好坏和胶烟配制都会影响发墨的效果,其中最关键的是蒸胶,最要紧的是看液体胶的气泡,必须全是小气泡了才行。如此做出来的墨才“易发墨、不滞笔”。

胶的配比在许多用墨人的眼中尤为重要。许多画家不惜重金购置老墨,就是因为老墨在岁月的洗礼下完成了“褪胶”,不容易涩笔,墨色更浑厚,胶败而墨调。

古(宋代晁贯之《墨经》)料中有关采集松烟有这样的描述:

松柴不能随意砍伐,应先用锋利的斧头轻砍松树,查看渗出树脂的反应,树脂分泌丰富时方可砍伐,砍下后以3到5根松柴烧。距离火焰愈远愈能采到好煤,在距离火焰最远的顶部收集的煤叫做顶烟。有的墨标明了由顶烟所制,以示为品质优良的好墨。

用松烟制墨要选择肥腻、粗壮的古松,另外小的灶采集的煤品质比大的灶采集的好。

炼烟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炱黑度、细度、油分、灰分。

“这里要做的就是和料”

现今制墨业一般采用的和胶配比一般为55%——65%,因为胶重,在压制时更容易成型,几分钟便可脱模。和胶配比越低,做一锭墨时的压制时间越长,古人言:轻胶十万杵。

和料做成墨坯后,等水分蒸发一部分后开始捣研、揉搓。

放置墨坯的案板要涂抹一层菜籽油,工人的双手也要涂抹上菜籽油,防止墨泥粘连。

古时制墨以青石作臼,檀木作杵,捣时如干燥粘杵,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制墨最关键的是捶打,用手上的功夫确保制墨达到表面无缝隙,内部无气泡的目的,将坯料捶打成质地均匀的墨坯。

曹建国带着众人来到了一个房间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洛非池和小曹并没有跟上来,似乎有什么事要单独说。

和料,是制作墨锭的重要步骤,指的是将烟与胶拌和成墨坯的工序,烟与胶的混合比例一般为2:1。

除了选烟之外,胶是决定墨质的首要因素,好的胶能造出好的墨,胶质通常用兽皮、兽骨、鱼皮、鱼骨、鱼鳞等制得。

将骨胶倒入锅中,和水加热至化开,再倒入搅拌机,然后倒入收集好的漆黑油烟及配料一起搅拌。

另外也会添加麝香、檀香等香料,或是金箔、珍珠粉、玉屑、熊胆、紫草、丹参、藤黄等材料,以达到增色、添香、坚墨、发彩、防腐等目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