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446章 表里如一(中)

第446章 表里如一(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医宗金鉴是以伤寒论为基础的,

正好各地的医家们也在,将部分护心类急救药的成本压缩到几分钱,也是咱们该干的事儿……”

办学的事做的有些操切了,李胜利也认,但这事提前说了也没什么坏处,差不多到时间了,到时候人到了村里,还不是他说什么是什么?

急转直下的形势,马上就会让这个营区散掉,陆总那边只能独善其身,外在的这些东西,到时候肯定不能兼顾。

郭士槐给的缓步也很好,护心类药物,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该有的疾病跟方子,医书典籍里都有记载,自创,那跟说笑差不多的,自创中药方剂,要有医理跟药性作为支撑,没这些理论支撑,就不是中药了。

郭士槐这话,当然也是顺势说的,中医理论的厘清跟陆军总院这边的关系不大。

与其纠结于理论的厘清跟办学,不如出一些成果,心血管病也是新的领域,如果真能出一些成果,许多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能出成果的一个组合,孩子们被长辈指点一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许多事,其实还是看结果来说话。

“可以,解表药、肺痨用药、护心药物,正好统合一下,这样陆总这边也有说辞不是?”

接住郭士槐递来的台阶,李胜利也不犹豫,回看柳爷一眼,这位柳家嫡子就展开了面前的黄竹纸。

这也跟李胜利强调的传承方式有关,传统的师带徒,只能在典籍跟经验上说话。

沉心静气的做理论研究,以前的医家们关注点不同,更多的还是关注自己擅长的领域,这就使理论研究不全面了。

对自己精研的领域细说,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引经据典一笔带过,或是照抄照搬,就是以前医家著书立说的方式。

从高处着眼,系统的阐述中医理论,这样的医家不是没有,但随着流派的增多,自宋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之后,这样系统的论著就真的不多了,有也不是很全面。

就跟医宗金鉴一样,更多的还是整合叠加,没有更系统的理论。

将后世的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的大致方子说了一下,这些就能成为护心类药物的选取范围了。

这类方子,也是大致的范围,后世的版本不少,具体到用药,又涉及到了药性的厘清。

柳爷这边记了大概的方子,李胜利这边就开口说道:

“跟岛国的护心丸乳化混合六神丸的路子差不多,护心类药物想要建奇功,乳化混合、芳香温通也是必须要走的路子。

不然按照传统的路子来,抓药、熬药、入口,建功最起码是一两个小时之后的事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