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女汉子系统[末世] > 第87章 城

第87章 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二节、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和宗教的区别:

相似性: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

宗教:以虚幻的唯心主义为基础—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导向超验的彼岸世界

文学:以现实的真实感受为基础—发现、认识、回归世界—导向体现人本质力量的现实世界

2、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话语生产

精神生产的产生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动因”,以西方精神史为例;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2、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物质生产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

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物质生产始终受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具科学化的制约;精神生产却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但不止是以我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

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区别:

科学话语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

日常言语较富于感□□彩和个人风格

文学言语强调个人感□□彩和风格,采用修辞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1、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文学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反映活动立足于客体,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

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其成果是人的情绪、情感的物化形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