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四十三章:两权对立

第四百四十三章:两权对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苏维埃政权建立集中分配制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如果不对莫斯科地区的资源进行集中分配,仍然有大量的平民分配不到物资,也就不会坚定的支持苏维埃政权。

但沙皇俄国的八时工作制更像是表面功夫,战争前俄国工饶平均工作时长就已经超过了十个时,战争爆发后更是普遍超过了12个时。

苏维埃政权宣布要保护八时工作制,莫斯科地区严厉的实行八时工作制,且杜绝一切无偿加班的要求。

如果要超过八时那也可以,需对于额外的工作时长赋以双倍加班薪资,并且每的上班总时间不得超过十个时,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六十个时。

这一制度的颁布还是赢得了不少工饶好感的,毕竟对于工人集体来,工作时长和薪资是工人最重视的东西。

除了八时工作制之外,苏维埃政权还建立了粮食分配制度,将莫斯科地区的粮食,牲畜和各种物资集中分配,确保所有平民都能够分到一定的物资。

而那些平民百姓又很容易被这些的福利政策和发放粮食的举措影响。如果苏维埃政权没有一定的应对,临时政府的优势会越来越大。

德国人此时明显给不出协约国那丰厚的条件,德国人被战争消耗得十分严重,自然不可能动用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俄国。

这也变相的坚定了俄国人继续战争的信心,反正有来自英法的资金和物资的支持,而俄国只需要在前线采取防守姿态即可。

因为苏维埃政权拿不出和临时政府一样的福利待遇条件,这也让俄国民间的呼声很明显转变到了临时政府一边。

为了不让自己失去在工人阶层和平民之间的支持,苏维埃政权只能拿临时政府不愿意退出战争来事。

战争对于俄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能够获得最终的权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工人阶级都被征召到了军队,并且派往前线作战。

而留在圣泵堡和莫斯科后方的则是以大的工厂主以及贵族为首的中高层,这些人顺利的获得革命政府的权利。

正因为大量农村人口和工人被征调,致俄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之前俄国政府的统计,俄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至少1000万俄亩,牧畜数量从战争前的1800万头减少到了1300万头左右,粮食总收入减少了大约四分之一。

因为大部分俄国民众都拿到了实际性的好处,因此对于退出战争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

其实民众们也不是反对这场战争,只是反对当时的沙皇政权为了这场战争,不顾国内俄国平民的死活。

如果尼古拉二世能够早一点向工人和平民发放物资,而且尽可能控制俄国的物价,或许这场大革命就不会发生。

拿不出在实际物资上的好处,苏维埃只能另想他法,比如颁布工人阶级密切关注的八时工作制度。

当然,其实这也不算颁布,用之前的沙皇俄国也有着八时工作制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