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夜唱 > 第264章 忽闻辽东起干戈

第264章 忽闻辽东起干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二是为未来计,哪怕求不得仙药,如果自己不能够保持权势,那么有积利州之地,还可以有一个后路——狡兔三窟的故事,李林甫还是很清楚的。

想明白这一点,李林甫眼中利芒一闪:“你说的是你要什么,只管开口,朝廷这边,能给你的,我尽力给你”

叶畅明白他为何有难色:“朝廷可是无兵无粮?”

“正是,圣人欲征小勃律,已令高仙芝为备”李林甫眯着眼,颇为为难:“陇右、范阳,此二镇都不可放松,而北庭那边,虽是白眉已死,可是回纥人若不防备,亦是不行……”

不仅如此,他又看了叶畅一下:“西南那里,诸蛮亦有异动……朝廷不唯抽不出兵卒,亦调不出钱粮来若是你能忍,过两三年,待小勃律之战结束,老夫当许你夺回积利州”

叶畅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道:“虏占两三年,我失两三年,彼长此消,未必能如意……相公,某此去辽东,无需朝廷兵卒钱粮,一应物资,自由安东商会承应,只需许我招募流亡,迁居积利州,以备战时所用即可”

李林甫心中一惊,在他看来,积利州真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甚至整个辽东都是可有可无,可叶畅这个态度,分明是要与积利州共存亡了。他心里对叶畅的认知又有所变化,叶畅绝不是不知取舍之辈,可他却仍然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其中用意,究竟为何?

他几乎可以猜到,安禄山所谓在延津州大捷,只怕是一场大败,最好也只是见契丹人越境而不敢阻契丹人自延津州渡辽水之后,往北往东是渤海国,他们此时势力并不大,举族八帐也不过是一二十万人,不可能去挑战渤海国,因此只能南下。

这一二十万人,以游牧民族的本领,可以弄出三五万兵来,而契丹南下诸州是原安东都护府所辖区域,营州之乱后逐渐放弃,就象叶畅到之前的积利州,由各族土酋所控制,名义上受朝廷册封。它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数万兵的进攻,即使是联合,只怕也很能扛得住契丹人

“这么说来此信虽是加急送来,但是此战乃二月底时发生,到如今,已近两个月了。”李林甫略一沉吟,然后看着叶畅:“你留在京中……”

李林甫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如今辽东风云突变,积利州已面临危局,让叶畅留在长安,避免身处险境中去。

叶畅却绝对不会做这种选择。

此时他自觉与叶畅关系不同一般,故此也不去猜,径直问道:“你要死守积利州,究竟是何用意,直管与老夫说,莫非还信不过老夫?”

叶畅看了李林甫一眼,有些诧异他这个态度,不知道李林甫为何会与他推心置腹起来。他却不知,李林甫误以为杨洄乃是他请来解释自己苦衷之人,此时已经是老怀弥畅,看他就是看女婿模样

“欲去海外寻仙山,旅顺就必保,欲保旅顺,积利州就必保,欲保积利州,安东都护府旧地就不可落入契丹人手中。”叶畅略一犹豫,决定还是以寻访海外仙山为由:“李公,若能寻着海外仙山,如今所有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他说的很含糊,可李林甫却是个一心九窍之辈,心中念头猛转,立刻想到两件事情来。

其一是李隆基,李林甫很清楚,自己也好,叶畅也好,如今的富贵权势都是依附于李隆基身上,若是李隆基驾崩,那么自己与叶畅都少不得要倒楣。若能寻着海外仙山,求得延年益寿之药,那么李隆基可以多活些年头,自己与叶畅的富贵权势亦可以延续下去。便是不为李隆基考虑,自己年纪实际上比李隆基也要大,虽然精力仍然充沛旺盛,可是他自家也知道,身体渐渐有衰朽之兆

“请相公准我速速还辽。”叶畅摇头道:“不可令契丹坐大,否则幽燕危矣”

“此言怎讲?”

“以往奚人在饶乐、契丹在松漠,范阳一镇之力守之,分平卢以抚室韦、渤海,以助范阳之势。如今安东数千里之地,有民百万,若任契丹收而用之,此又一高句丽也若是如此,则柳城不保,范阳危矣。中原势强,则骚扰蚕食幽燕,中原势弱,则毁长城而入河北此子孙后世数百年之祸患,绝不可任之

叶畅在地图上一边指点一边说,李林甫皱着眉,好一会儿道:“你说得对,虽是癣疥之患,但若置之不理,必遗祸后世。”

但他脸上仍有难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