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开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汉武帝的妈 > 50. 侠与义(求追读收藏)

50. 侠与义(求追读收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波分作两处生。

海鲸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李白笔下的“侠客”朱亥、侯嬴,因为参与到著名历史大事件之中,“不求名却名垂青名”,留下的也是光辉的正面形象。

而元稹笔下的“侠客”也参与了历史大事件,他想求名,最后却没有留下姓名,并且个人形象也不太光彩,却给了袁盎一个载入史册的结局。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不过,仔细分析他们的行事逻辑与行为动机,其实都差不多。身为门客,效忠主人,“舍生取义”。

朱亥、侯嬴“围魏救赵”,并不是因为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只不过他们二人是信陵君的门客,平时被好酒好肉地供着,喝高了就“重义轻生”。

而杀袁盎的刺客,是梁王豢养的死士门客。受人指使,取人性命,能算得上侠义吗?

侠士其实是士族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即武士,他们喜欢游走江湖,因而也被称为“游侠”。追根溯源,游侠脱胎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阶层,因而不同于一般的平民阶层,他们有广阔的社会交际圈。

不事生产的大侠们游走江湖,哪来的活动经费呢?一般有三种来源:一是依赖家族实力;二是依附豪门权贵;三是“自主经营”。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通篇不见侠义二字,却充满侠风义骨。让人脑海中浮现无数个千古侠客的影子。为情为义,袖里藏剑,锦衣夜行,为家为国,风萧萧兮,豪气干云!

李白好友元稹,也和诗《侠客行》: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