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达人秀 > 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组内阁

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组内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即便是如此,在仕途之上,也是一种质上的脱变和飞越!

若是换做其他人,非内阁的官员,他们递送的奏折,甚至于天下老百姓向皇上提出的建议,都要先经由通政使司汇总,然后司礼监呈给皇帝过目,再交给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之后再由司礼监将处理意见呈给皇帝,做出最后的决定,如何处理,最终才是六部校对下发。

两相对比之下,足可见内阁成员的影响力,先不说其他,单单是内阁官员的办事效率,可以和皇上面议,直接作出决断,都是远超于其他官员,从而可以树立莫大的威望。

毕竟,他们的意见,所要办理的事情,可以直接提交给皇帝,而不用再经过这么多的繁琐程序,省去了太多的麻烦。

而且,每天的奏折那么多,来自于天下各地,走完了这么多的程序,恐怕耽误了太多事情,浪费了太多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六部的每个主政官员,挤破头,都想进入内阁。

毫无疑问,从周道登的这一番描述之中,虽然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却让人看到了后世的国务院的影子,而内阁首辅就是总理,其他成员就是副总理,分别主管不同的领域。

此刻,不知道是周道登真得忘记了,还是故意使然,仿佛忽略了一点,一旦内阁扩充,改组新的内阁,增加组成的名额,那他这位首辅的权力,势必会受到影响,成员越多,他的权力被限制的越强。

这个时候,崇祯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朱聿键,也就是后世的南明隆武皇帝,也是他开创了先河,一下子将内阁的成员扩充到了二十几人之多。

不仅如此,朱聿键还是内阁首辅的备选之一,他崇祯重点培养的对象。

不得不说,周道登的这一番言语,真得提醒了崇祯,使他想起,自己进行吏制改革的初衷,也是最终目的,不就是架设这么一个内阁,类似于后世的国务院,这样的一个存在吗?

首辅一人,次辅众多,而又没有军权,内阁没有管辖军队的权力。

因此,现在进行内阁重组,增加组成人员的名额,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为以后的吏制改革,算是打着预防针,埋下一个先手。

毫无疑问,增加内阁的成员,普天之下,纵观整个大明官场,恐怕也就只有一人最有可能反对,也就是内阁首辅,毕竟,一旦这样做,就等于掺沙子,成员多了,含金量就越多。

反观其他官员,自然是乐见其成,巴不得崇祯增加内阁的人员名额,每增加一个,他们就多了一丝机会,可以进入内阁,地位就会直线上升,有着莫大的好处。

成为内阁的成员,不仅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乃是无上的光荣,更是可以直接向皇上递纸条,也就是俗称的“票拟”,只是要将纸条贴在奏折上而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