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达人秀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颗钉子

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颗钉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再辅以新农作物,加上朝廷下拨的一笔笔粮银,绝大多数的陕西百姓能够果腹,不至于饿死。

如此一来,也就除去了民乱的根源所在。

恍惚间,像周道登这样长期浸yin在官场上的老狐狸,忽然发觉,皇上那些看似胡乱而为的做法,宛若任性一般,隐隐间,却极有章法,意图直至军权!

细细回味,不难发现,京师的禁卫军,其中的十之六七,都已经在皇上的控制之中。

因为,道理很简单,那些京营的统帅,要么是极为忠心朝廷,死忠的那种,党派的性质几乎没有,或者极为薄弱,要么就是从外地调来的将领,几乎不与京城的权贵、官员来往。

而且,皇上将徐光启派到陕西,作为陕西的左布政使,专门负责地方行政,更是绝妙的一笔,委实缓解了陕西的局势。

将陕西的赈灾与抗旱相结合,大举征用民夫,修建水利,挖沟渠,除淤泥,更是给那些民夫少量的报酬,不再是完全的无偿征用。

总之就是一句话,以大搞建设,增加工作的岗位,以此提高百姓的收入,能够有一个生活来源的地方。

如此一来,陕西的旱情不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更是很好地遏制了百姓暴动的根源所在。

尤其是那些新农作物的引入和推广,仅仅是今年,陕西的粮食产量已经有所提升,收获了大量的土豆、玉米和番薯,这些他们几乎从未听说过的东西。

这些人很简单,都是以朝廷的旨意为基准,皇上的圣旨要远胜于那些朝中重臣的威望。

东西虽然陌生,不能磨成面粉,但胜在可以吃食,让百姓能够果腹。

一想到这些,众人情不自禁的全都望向了崇祯,眸光闪闪,油然而生一股钦佩之情,这才意识到,皇上力排众议,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大胆起用新人,那是有多么的英明!

还有,如果不是陕西巡抚孙传庭的鼎力支持,这位年轻官员的秦军作为后盾,即便徐光启有再好的治理地方之策,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施展。

如果不是延绥巡抚洪承畴的策应,围剿乱军,陕西将会乱的一塌糊涂,徐光启也不会有一个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

当然,最为主要、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不管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他们都掌握着一支直系军队,就像两座大山,坐镇于汉中和陕北,威慑着那些士绅与权贵,徐光启的那些土地政策才能够得以实施,进而稳住百姓,让他们耕者有其田,不再流离失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