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权力规则:阵营 > 第484章 临河小区

第484章 临河小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木材公司占地不小,之前一直用围墙围着,十几年前虽将当初堆放木材的坪院卖掉,厂房、办公室区都还在。房子虽老旧、破落,这些人修修补补将车间整理出来,作为木器厂的生产间。

十几个人,做木器加工,承接所有跟木器有关的业务。家具是一大业务,做新式的组合柜售卖,虽说没有品牌家具店的货物那么光鲜,但好在都是实木做的,结实,也有一定的顾客。另外是家用小木器,比如说椅子、木桌、烤火架、电脑桌、茶几等等。

建筑上的一些定制品,比如有些人家在修建楼房要求雕花窗架或其他用雕花木材来做装饰,这里的定制比建筑公司情人做要合算。

这样经营两三年后,在县城里也少有名气,业务也基本稳定。在木器厂里的工人收入也有保障,算是目前县里一个私家承包地企业。木器厂所用地、房,是从原木材公司手里承租的,租金不高,这部分租金分出一部分修缮木材公司原有的房子,另一部分钱则用在原木材公司人员、干部有喜丧等方面的开销,表示这个单位至今还存在。

沿河走,拐进一个巷子,二十米。一个可通车的大门,大门内一个四百平米的院子,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院子停了一台车,在装家具,有人到木器厂来买家具。

出发前去见段儒生,汇报了昨天在食品加工厂的情况,段儒生虽说听到留言,对杨光欣有些想法。这时候得知食品加工厂极为恶劣的生产环境,也有些震动,没出事就好,真出事他这个县政府一哥责任不小。

“光欣县长做得好,”段儒生说,对面前这个年轻、没什么经历的副手,有些话也不好说得太白,“县里有人做工作浮于表面,工作作风很要不得。”

“县长,工作上午还有很多缺点,请领导直接批评。”杨光欣说,“对食品加工厂存在的问题,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大力整改,县里有一个企业不容易,不能因为管理跟不上,闹出安全事故,将这企业完全封杀、取缔。”

“对对对,县里小企业管理跟不上,县里相关部门就必须多参与管理、指导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立足点要高,管理要到位,特别是安全上的隐患必须要彻底消除。”

“县长,我想看以看县里目前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之后,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县里出一份统一的条文,强化这些管理。”

走到车边看,这样的家具在县城可能难找到顾主但在乡村却应该有顾客。做工不错,只是在油漆上无法跟品牌家具相比较。

“这个好,条文出来后,县政府这边先讨论、定案,再将所有企业、厂子的老板和管理人员集中学习,严格推动,将严格管理成为常态工作。”

段儒生这些言论杨光欣也早有预料,笑着应对了,随后跟王志远、张青山三人一起出县政府。今天准备走三个点,一家木器厂、一家预制厂和一家酱油加工厂,三家只有预制厂稍具规模,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另外两家不过是小作坊,经济效益几乎可忽略的存在。

不过,县里的这些小作坊的存在,却又总和起来支撑起中坪县的经济。王志远介绍,木器厂是当初县集体企业,当年在县里红火几年。除了家具生产、销售之外,木材的统一管理和售卖,是有严格指标的,全县的木材外销都经由木材公司掌控,权力不小。

之后,木材的管理权分走,林业局、林业警察等接管了这些资源,山林除了县林业局、森林公园等少数地区的林子归口单位管辖外,对林木资源的控制力还在,但已经不在木材公司,使得木材公司短时间破产。

公司里干部调离、有技术的职工则自谋生路,之后十几年,木材公司都是空有其名。前些年,木材公司的一批技术老职工,带来些徒弟,重新在原木材公司起了炉灶,成立了木器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