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 第4章 变脸

第4章 变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祎之说得不错,赐他自尽的命令果然很快下达。临刑之时,这位前宰相神色自若地沐浴更衣,然后让儿子起草表章谢主隆恩。儿子泣不成声无法握笔,刘祎之拿过纸来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据说读过的人无不动容。

结果,有两个赞不绝口的被贬了官。[3]

太后冷笑:当真知道?公卿之富贵,是朕赐予。天下之安乐,是朕养育。为什么谋反的都是王公大臣?

没人敢回答。

太后说:自己想想吧你们当中,有受命于先帝,倔强难制如裴炎的吗?有将门之贵种,能纠合亡命之徒如徐敬业的吗?有重兵在握,战无不胜如程务挺的吗?这三个,堪称众望所归。不利于朕,朕照杀不误。如果谁更有能耐,倒是不妨试试。否则就得洗心事朕,不要弄得身败名裂。

群臣一齐顿首:唯太后之命是从。[1]

此事真伪难辨。轻狂浅薄如此,武后也许不至于。[2]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清除了政敌的武则天慈眉善眼,

俨然一副菩萨心肠。

她高踞于皇帝的宝座之上,

笑逐颜开地舒展着灿若桃花的老脸,

但,她干得出来。事实上,如果她需要翻脸,一定比翻书还快。不妨回忆一下,当年带兵进宫,帮她废掉皇帝李哲的都是哪些人?中书令裴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现在,裴炎和程务挺都死了,刘祎之如何?

也只比程务挺多活了两年半。

不过,这一次的罪名不是谋反,是受贿和通奸。根据帝国的反腐要求和监察制度,刘祎之必须接受调查,哪怕罪名原本是诬陷。然而当办案人员出示太后手令时,刘祎之却拒绝配合。因为按照唐代制度,公文必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现在中书、门下两省虽然改名,规矩却没变。因此刘祎之说:未经凤阁鸾台,怎么能算正式文件?

于是,他被定为“拒捍制使”罪。

这就比妨碍公务或藐视法庭更为严重,因为宣布制令的使者(制使)代表着最高权力,岂能抗拒?难怪睿宗闻讯之后赶紧上书求情。刘祎之却一声长叹:我死定了太后独断专行,岂容他人置喙?皇帝这是加快我的灭亡啊

全然不知上面沾满了血迹。

杀戒

程务挺被杀不久,太后与群臣对话。

她说:朕没什么对不起天下的,你们知道吗?

群臣唯唯诺诺: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