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御猫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

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贾琮仔细一想,貌似自家耗费银钱修建的省亲园子,真正算起来,算是皇帝老爷家的宅子他想着想着就苦笑起来,烦闷的瘫在椅子上说:“那可真是荣幸,一下子来了两位皇妃,一位公主,还有一位小皇子。”

黛玉冲贾琮眨了眨眼:“你怎么会觉得只有这些人?”

太子爷大婚,贾琮这个太子心腹自然是要全程参与操心。

弘言嘛,那不就是太子哥的发言估计是惠农之策这两天被百姓热议,赞颂太子贤明的传言据说声入云霄,让太子哥干劲十足,竟然又有了别的想法。

不过到底是二圣联手培养出来的储君,还没被夸晕了头,知道政策的实施最好先问一问百姓的真实想法,“报纸求策这一招的确是个好想法,不过众口难调,太子哥怕是要头疼的忙上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过两天他大婚,会不会在洞房中批阅奏章?”

啧~还是皇帝老爷会玩,这一招“病遁”玩得可真溜,满朝文武被革新官制的事弄得睡不着觉,太子被一本本奏章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皇极殿中依旧是歌舞升平。

黛玉白了贾琮一眼,将手中的公文放下,单手撑着下巴看向窗外悠然落下的雪花。

“昨日我去宫中,大姐姐还跟我说,她与杨娘娘翘首以盼皇兄大婚,到时候可以把宫中内务交给太子妃”

皇帝怨念颇深,很想找机会打贾赦一顿。

老爷子自然能听出皇帝的话外之意,这老小子是埋怨他这个当爹的把人才都给了老大。

“别跟我抱怨,谁叫你排行老四?你大哥才是太…算了,如今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对了,革新官制的事你应该已经有了想法,跟我说说。”

别看老爷子之前说他不管事,可革新官制的事太过重要了,容不得他不操心皇帝就等着老爹这句话呢,立马跟殿中伺候的夏守忠招了招手只见夏守忠从袖中掏出一本厚厚的札子,恭敬的呈了上来“好几个老四,早就等着你老子我开口是吧,此事事关重大,儿子心里没底,还请父皇帮儿子掌掌舵,指点指点儿子老爷子白了皇帝一眼,接过札子打开看了起来“罢五军都督府,设大都督府,皇帝领天下兵马大元帅.腊月的寒风吹不散百姓过节的气氛,京城的繁华程度至少在腊月中句开始翻了好几倍。

四方商客云集京城,每日光是商税就已经达到了十万两白银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的上升朝廷的确有钱了,户部上奏减免国朝农税,由皇太子批复准奏,元祐十年腊月十七,内阁下钧旨,自元祐十一年开始,再次减免国朝田赋如下至此,大夏田赋已经降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程度。

贾琮撇撇嘴,用火钳翻着放在火上的两颗土豆估计杨妃娘娘与元春也是被后宫那些麻烦事烦的不行,盼星星盼月亮想赶紧让张家六姑娘入宫,好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丢出去。

“杨娘娘人家才懒得理会宫里的那些破事,大姐姐又是一门心思的养育小皇子,更不想沾染六宫的麻烦,倒是张六姑娘…啧,也不知到时候会不会有傻子,去戳老公爷的肺管子。”

这宫中从来不会缺傻子,肯定会有人觉得张六姑娘年纪小、辈分低好欺负,却不知皇帝老爷给太子定下张家的姑娘,就是因为张家的汉子不好惹特别是宠孙狂魔老公爷“大姐姐说她已经请了旨,过完年就回家省亲,打算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听到黛玉如此说,贾琮拍手叫好。

好主意,避开那些破事也好。就是苦了杨娘娘黛玉莞尔一笑:“杨娘娘也请了旨,不过她不是回家省亲,而是打算带着淳儿来咱家院子住上几日啊?

还能这样?

除大宗田产外,国朝百姓户均十亩口粮田完全免赋,超过十亩之田,田赋一成:过二十亩者,田赋两成;户百亩田以上,田赋三成;五百亩以上者,田赋五成朝廷正式立法,最大程度上对土地兼并进行抑制。

皇太子同时下诏,天下无地之民,可租赁官田,三年免租,三年后亩租两成,各州县不得借此生财,有违令者,斩户部拨发银钱,以供州县购买耕牛、打造农具以助佃农耕种,并以无息之贷,供其粮种这一次连接数道诏令助农惠民,消息很快随着邸报晓谕四方都察院随即奉旨派出数名御史,开始巡查各处,以防地方官员借机生害民之策。

毕竟以前就有此类之事发生,往往上面的政策明明是好的,传到法。

贾琮看着手中的《京城晚报》,头版署名弘言的文章令他哭笑不得。

“太子哥还真是哪有自己夸自己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