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方外:消失的八门 > 137、三千年前的体会

137、三千年前的体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人却跪下道:“启禀天兄,天黑后有夜龙飞袭,荒野中很不安全,您还是待在屋里关好门窗稳妥。假如天兄出了什么意外,就是我等的罪过!”

丁齐摆手道:“你不必总是跪下行礼,站着说话就行。我既然敢出去,就不会有问题,今日只是为了感受三千年前的陶昕天兄如何穿行黑夜。你不必烦扰,我有事自会出声招唤。”

丁齐背手持杖走出了东大营主社的东门,这和庄梦周曾摆过的某个姿势很像,但现在这扇门很宽,所以棍子没被门框绊住,背影显得很是潇洒从容。那位值守的社民看着丁天兄的背影,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黑夜中有危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别说看见道路了,连方向都分辨不了,不可能正常行走,假如不小心失足掉进水中,恐怕连岸都找不着。另一个危险来自天空,随时可能会遭遇夜龙袭击。

村社中相对比较安全,因为夜龙通常很少飞进去,只是偶尔出现。村寨周围的旷野上并没有夜龙的巢穴,夜龙出现的概率要比深山中小多了,可仍然时常会碰到。毕竟夜龙会飞,在夜间四处觅食,十几公里的距离对它们来说并不算太远。

天兄的话都这么说了,肖博知也不敢反驳,只得在门前躬身道:“丁天兄一切小心,若有事便随时呼唤我等。”

他们交谈时带着动作和手势,但彼此都是看不见的,因为环境中没有丝毫亮光。说完话肖博知已经把房门关上了,丁齐突然又问了一句:“元帅大人,你一开口就叫出丁天兄。这里看不见,又怎么知道是我?”

肖博知:“丁天兄的脚步声与其他三位天兄不同,感觉也不一样,我自能分辨。”

丁齐推开神祠的大门来到村社中,发现环境并非完全的黑暗,外面还可见微光,而光源来自左右两个方向。

东大营的主社只有五十多户人家,规模并不大,但占的地方却不小,所以每户人家的住所院落都很宽敞。神祠大门朝南,村社中最宽敞的一条道路恰好从其门前穿过,神祠对面有一大片空地,那里是每月两次的“小市”所在地。

当地有一种竹甲,传承自陶昕圣人制作的那副金丝竹甲。如今当然不是用金丝制作了,而是在质地坚韧的楠竹片角上钻孔,以丝线或细麻线穿系,穿在身上有点像古代的金缕玉衣,此物可防范被夜龙咬伤。

尽管有竹甲,这里的人也不会没事夜里披上它跑出来溜达,只用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丁齐却拒绝了肖博知劝他披上竹甲的好意,因为这会影响动作和反应,他依仗的还是手中的长棍。

脚下就是白天坐轿子来的路,回头还能看见村社发亮的门洞,但转身朝着别的方向,便是吞没一切的黑暗。丁齐干脆把眼睛闭上了,不紧不慢的前行。他夜里出来主要是想印证一件事并寻求一个答案,三千年前的陶昕究竟是怎样穿行黑暗的?这被当地的人们视为神迹。

村社周围修了一道约四米高、八十厘米宽的围墙,用块石和碎砖垒砌而成。相对于村社的人口规模,这道围墙的工程量相当大,可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好几代人修成的,其后的岁月中便只需历年维护修补。

围墙有东西两道门,在接近门口的道路中央,各有一个砖砌的四角小亭子。亭子不大只有一米见方,中间放着一个陶盆,陶盆中点着火,下雨天也不会被浇着。火并不大,但在这绝对黑暗中就显得格外醒目了。

木栅大门夜间并不关,在外面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发亮的门洞。此地居民假如因为意外在天黑前没有赶回来,野地里也能得到方向指引。丁齐的脚步尽量放得很轻,不想惊扰已经入睡的人们,但他走到东门口的时候,还是把人给惊动了。

围墙内侧有一间屋子,有点像外面世界的大院传达室,夜间是有人值守的。丁齐还没有走近呢,有人就听见动静从屋里开门出来了,看见是他,赶紧行礼道:“丁天兄,您这是要去哪里?”

值守人员就是负责看火堆的,为了节约燃料,火不会烧得太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往里加燃料,以保证一夜都不会熄灭。丁齐摆了摆手道:“你不必理会,就在这里看好大门,我出去走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