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宁国师 > 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德报怨

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德报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一旦开办科举,便是为全天下的有才之士大开方便之门,最重要的还是天子门生得到天子的认可,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激涕零的为天子办事?

当然,作为女人,而且还是掌握天下大权的女人,她想的可不仅限于此啊,她现在脑海中还在向着董策那句“不论出生,只要他是人”这不就再说,女人也能靠科举,从而通过科举当官

这一刻,殷太后就像是饥渴的狐狸,看到了一头兔子撞到她嘴前,是吃,还是不吃?

“有趣”殷太后考虑了良久,最后居然只是说了这一句罢了。

但她岂能瞒得住董策啊,太后这般做,不过是想让董策以为,他的提议仅限于有趣而已,不能当作事实,从而,也提醒董策别把屁股翘上天了,这主意虽然是你出的,可施不施行的决定权则在我这里

董策心下苦笑,却不为这事,而是太后的口气,人家大儒求的是皇上,又不是求你,由此可见,最终的决定权还在这女人手里啊

“太后想多了,其实这件事很好解决。”

殷太后闻言帷纱一抖,她停下来,透过帷纱看着董策有些模糊的脸,没有开口,似乎在等董策继续说。

董策自然是很识趣的继续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到极境,如太学弟子学了衍学,便不可能同时把儒学学好,即如此,那便好办了,太后只要让陛下设翰林院,专职起草诏书、修书撰史及皇室侍读等等。”

“这……”殷太后没想到,董策居然提到管制上来了,不过她知道还有后文,便没有当场发作,喝斥董策住嘴。

董策的猜测没有错,殷太后在说完有趣后,便略一沉思,既而道:“然后呢?可否能再详细的解释这科举之道?”

董策微微一笑,道:“这是自然”(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董策察觉太后的意思后,便继续道:“虽然翰林院的官员无需多大品阶,但,却可成为天子近臣,面圣的机会很多,对于日后的仕途有极大的帮助,如此,这个地方将是年轻人撞破脑袋都会想进入的所在”

“但,也不能随便来一个人,翰林院便收取,而是要经过科举考试,题目全由太学院大儒出,而参与科举的人,不能太狭隘,局限在太学院中,而是要不论出生,只要他是人学了儒家经典后,对儒家学说有了深厚的见解,便可参加科举。”

“在地方上,让地方官府举办院试,过者,则安排州府考举办乡试,限定名额,若也能通过,则可在中都举办会集天下有才之士的会试,同样,限定通过者的名额,选着学识最突出的几十位参加最后的殿试,这殿试,最好让陛下亲自监考,而通过者,则全为天子门生,自然有机会进入翰林院,如此一来,只要是想报效国家的有才之士,必然要将儒家经典学透,那他们哪里还有时间来学衍学,而儒家也能更好的传扬天下”

殷太后听完很是震惊,她没想到,董策居然有这等奇谋,难道他真是无欲无求?大公无私?否则为何会帮助要禁止他传播衍学的儒士啊?

而殷太后也同时从董策的话中知道科举的利弊,不可否认,这个提议很是诱人,特别是当今,官场之人皆士族选拔,也就导致,他们忠心士族,而非朝廷,皇室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