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游侠儿 > 第294章 长安长安

第294章 长安长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朕又不是七八十岁了,还需要你送?”李世民翻了翻眼皮,大声抗议。然而,终究不忍拂了尉迟敬德的好意,转身走向了神龙殿。

尉迟敬德笑着跟在他身侧,既不装模作样的伸手搀扶,也不故意落后半尺远的位置。如果不是肤色比他深得太多,又生了满脸的胡子,看上去,倒是更像是他的亲兄弟,而不像一个臣子。

右监门大将军张阿难早就习惯了这种场景,悄悄向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们使了个眼色,带领众人跟在了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二人身后。却保持了足够的距离,以防脚步声干扰到君臣二人交谈。

虽然整整一个上午,尉迟敬德大部分时间都在东拉西扯,没说什么正经事情。但是,站在老太监张阿难的角度,却觉得鄂国公尉迟敬德,比朝堂上大部分以老成持重著称的文官,做事都稳当许多。

至少,人家鄂国公谈笑间,就化解了陛下的心事。并且还顺手办好了夔国公的请托。换了朝堂上某些文官,怎么可能有这种本事?不为陛下添堵,就已经烧高香。

玄武门之变前后,刘弘基虽然没站队李建成。却也没有为李世民提供过任何帮助。所以,从贞观元年起,刘弘基就渐渐远离了朝堂,地位每况愈下。

虽然前年大唐征讨高句丽,刘弘基仍旧被李世民委以重任,做了前军大总管。但是,征辽之战结束之后,此人为了避嫌,又主动辞去所有实际职务,只拿着一份夔国公封田混吃等死。

如今,他终于有事需要人帮忙,不进宫来拜见李世民,却绕着弯子求于尉迟敬德,也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他不是有俩儿子么,都不怎么成器。听说陛下派高侃去征讨车鼻可汗,就想让小儿子刘仁实到战场上历练一番。”既然李世民发问,尉迟敬德也不藏着掖着,立刻实话实说,“随便捞点战功,以免他自己百年之后,小儿子仍就是个白身!”

“嗯?”李世民的眉头迅速皱起,很显然,心里对刘弘基试图安插儿子去军中镀金这种举动有些反感,然而,很快,却又笑着摇头。“看样子,刘弘基也认定了,此战高侃稳操胜券了?这厮,虽然身体被掏空了,眼界却是不差,否则,朕亲征辽东之时,也不至于非要把他请出来助阵。”

李世民少年和二十出头的时候,更喜欢与武将相处。中年之后,因为治国需要,就改为偏爱文官。而现在步入晚年,又渐渐回归了本性,觉得跟尉迟敬德、程咬金这等纠纠武夫打交道更让自己省心,而不是朝堂上那些饱学之士。

今日心情好,李世民就特别有跟心腹重臣交谈的欲望,沿着已经落光了叶子的石榴树下,缓缓走了二十几步,忽然笑着摇头,“敬德啊,朕怎么觉得,你虽然是个武将,看事情比许多文官都看得清楚呢。就拿讨伐车鼻可汗这事来说,当初朕都没想到,纵容阿史那斛勃,虽然能够引蛇出洞,却也会让塞外许多部族,误会大唐已经老得没了牙齿。倒是你,非但及时发现了这些,还能当面向朕指出来。”

“陛下过奖了,其实末将的确只是个武夫,远不如朝堂上大部分官员聪明。”尉迟敬德先是摇头,随即,低声叹气,“可末将,毕竟是在隋末那个乱世当中,侥幸活下来的。所以,很多事情,末将当时可能想不明白,反应比别人慢一些,过后,却肯定会想清楚。如果末将真的非常笨的话,早就被人吞得骨头渣滓都不剩了,怎么可能活着遇到陛下?”

“那陛下是答应了?”尉迟敬德从李世民的脸色上,分明已经看出了结果,却笑着敲砖钉脚。

“去吧,难得刘弘基开一次口。朕并非那不近人情的帝王,他的大儿子将来能够继承他的封爵和封田,他的小儿子却没有这些。而他,这辈子也没攒下什么浮财。”李世民略作沉吟,叹息着许诺。“最近如果还有谁求你做类似的事情,你尽管全都答应下来。虽然是去前线捞战功,但是,他们有胆子去,朕和太子,就不吝啬给他们封赏。让他们去两军阵前见见血,总比让他们留在长安城里,终日游手好闲强。”

“那等今天末将出了皇宫,就直接去他家。”尉迟敬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颇为粗鲁,却非常懂得把握分寸。果断忽略了李世民后面几句话,只管照顾刘弘基和儿子刘仁实一个。

“尽管去!”想想连刘弘基这种“狡猾”的老家伙,都认定高侃讨伐车鼻可汗之战必胜,李世民心里头又踏实了许多,笑着挥手。

“不急!”尉迟敬德抬头看了看天色,笑着补充,“末将先送陛下回神龙殿,然后再跟陛下这里讨一顿哺食,吃饱喝足了,才好去夔国公那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