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是科技教父 > 第139章 林锋的“矛”

第139章 林锋的“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他需要一种能加速读取速度的CPU。

全息影像,名词展开,是全部信息影像,它所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什么储存盘能容纳这种文件?

答案是,没有

林锋计算过,如果把整个京北市,用全息影像制作出来,得需要25TB的空间,没错,就是25TB,这样庞大的空间,普通人有谁回去用?

而且还有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读写,如此庞大数据,电脑根本无法完成读写,想想那些用3D-max软件渲染高质量的模型就知道,几天几夜都渲染不出来。

全息闪存硬盘拥有50G/秒的读写,也仍旧无法达到最低读写要求。

我是科技教父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全息工程

可以说它是一项技术,也可以说它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脉络,更可以说是未来的走向。

“全息”既全部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根本,而全息工程,其中涵盖了全息记录技术、全息投影、全息影像。

就算林锋能制造出来,也没有响应的电子设备去读取。

哪怕现在把这项技术共享出来,也不会投入民用,它的实际作用小于所能带来的价值,失去了本身价值。

技术很好,但并没有卵用,这丫的技术就是一个坑。

可林锋为什么在思考这项技术?

道理很简单,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林锋以前制造了一种移动硬核,他的存储空间有130TB,能存下5张京北市的全息影像。

全息记录技术被林锋应用在全息闪存当中。

全息投影,透过介质反射,形成3D图像。

全息影像,不需要介质,制作出物理上的纯三维影像,观看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受限制的观察,甚至进入影像内部。

技术被科幻电影玩烂了,地球人都知道。

但有个问题所有人都忽略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