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川欲晓1909 > 第316章 国学和西学

第316章 国学和西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作为没有多少官场经验的老人,吴松并不清楚夏平的想法。作为老人,他是喜欢多承担点工作,以展现自己还没老,还可以工作。

此时老人心里已经在盘算邀请什么人和自己1起来完成教材编撰工作。

正在相谈正酣之时,有人进来向夏平通报,有重要事情发生,资政请夏平立即回去商量开会。

夏平辞别出来,通信员告知原由,夏平想了想,回身重新面见吴松。

见面,夏平1句话就是:“吴老,清军陕西新军和湖北新军共计5千人入川了,正对着我们杀奔而来,刚才我们商量的事,我会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请不要怀疑我的决心,另外,如果吴老觉得方便,我们立即展开教材编撰的工作。”

吴松是同意留在苏稽了。

之所以吴松强调乡绅集资办校,是在表面上不愿意与仁义社有任何牵连,是障人耳目的1种做法。

有了吴太师留在苏稽,仁义社的仁义之名会更加响亮。对吸引人才到仁义区起到很大的作用。

至于教材的编撰,夏平心里并不踏实。

教材不仅是中西结合这么简单。他关系到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学生,还是为地主阶级、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学生?教材会影响学生们的思想形成,夏平对此是十分重视。他要牢牢把握住教材的方向。

吴松能不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从群众的角度出法编撰为人民服务的教材,现在还需观察。

不过苏稽是自己的主场,如果吴松不适合,他有1百个办法牵制住吴松的精力。使他无瑕照顾到教材这方面的事。

“太师,学校这事1定有很多乡绅争着集资来办,毕竟这是开发民智的大好事情,但这需要些时间。接下来1段时间,我们教材研究组可能要来向您请教指导。”

"另外,文化长廊设计组可能您老得任组长,您老放心设计组完全与仁义社没有1点关系,都是民间的。设计组的几位老师是嘉州出名的文人,我相信在太师的带领下,1定能让文化长廊成为人们惊叹的地方。"

在这1瞬之间,夏平就设好了套。如果教材照夏平的思想方向编撰,万事皆休,如果1但方向不对,夏平将用文化长廊,图书馆,文化馆的事缠住吴松,使他无瑕插手教材的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