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1541章 刘团座首次失败的忽悠

第1541章 刘团座首次失败的忽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面对人家已满是警惕之意还特地发出电文的最高指挥官,刘浪也只得承认首次忽悠失败的后果。

不过,好歹人家还是命令全军放开道路让独立团和警卫团全军通行,并没有耽误太久。

“对不起,刘团长,夏某限于军令,无法陪你和弟兄们去松江前线了。”陆军少将一脸歉意,继而脸色一正:“不过,请刘团长放心,第21集团军必不负桂军之荣誉,在哪里失去的,就在哪里找回来。”

“通令全军,将所有装备和物资搬离公路,供赶赴战场之友军通行,违令者,执行战场军法”夏国章对拿着电令来的师参谋主任下令道。

。。。。。。。。

“哦?廖上将有何指教?”刘浪也忍不住微微一呆。

“你还是自己看吧”陆军少将顺手将电文递给刘浪。

“令,172师全军,放开道路,供第23集团军全体友军通行,并转告中山独立团少将团长刘浪,我21集团军全军此行另有参谋总部安排作战任务,军情同样紧急,无能抽调兵力陪其前往战场同日寇一战,第21集团军司令部代表全军将士遥祝第23集团军友军马到功成,尽灭日寇廖”

“我去”看完电文的刘浪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敢情,在这儿忽悠了这位同僚半天,都成无用功了不说,人家上司还急吼吼的来封电文专门提及此事。老子啥时候有这么大名气了,让一个二级上将都这么提防自己?

PS:有书友肯定已经看出来了,前几章来寻找儿子的母亲有些像《拯救大兵瑞恩》里的桥段,是的,你们想的没错,这是风月是看了抗日战场上的一则故事后,在半年前就构思的一段故事。我不知道当时的中方指挥官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因为,当时的中国尚不具备将阵亡通知书及时送递家乡,往往要等很久。但母亲的原型,却是真有其事,那是属于华北地区的一名母亲,整个抗日战争8年间,她的丈夫和五个儿子,全部参加了同日寇作战的中国军队,在胜利到来之前的1945年上半年,仅存的一个儿子也阵亡了。仅凭想象,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位母亲巨大的悲恸,但我们更能想象出这位母亲的伟大,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她忍着悲恸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儿子送往前线。

谨以此章,向英雄更向英雄的母亲,致敬

刘浪当然不知道,自从他长城一战带着第29军两个步兵团追着第八师团的屁股狠踹,最后用十来门缴获的山炮从29军哪儿换了一千多名老兵后,他就在各个中将上将哪儿就挂上号了。

“刘浪那个胖子,不光是打仗厉害,这忽悠人的功夫也厉害,尤其是极其擅长用家国情怀忽悠之后再祭出现大洋和装备,从精神再到物质,双管齐下,几乎,无人能抵挡得住他的忽悠。”

这是参谋总部次长白上将对桂系大将廖上将于电文中说的原话,当知道,172师目前的最高指挥官正在和会忽悠人的胖子进行交涉,时间已经长达一个小时,收到自己派系第二大佬回复的廖上将当时就急了,搞不好这一个小时,那个一张嘴能把死人骗活的胖子就能把自己麾下最能打的步兵师给忽悠“瘸”了吧

本身兵都少了一半,再被刘胖子忽悠一个步兵师走,那可怎么搞?

哪怕已经是战时,但派系的痕迹在中国已久浓重,甚至,一直延续到十年之后。这是这个时代中国军队无可避免的现实,谁也无法改变,包括那位最高统帅,最后他终于改变了,可是,那是大家伙全缩在一个小岛上的结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