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报仇

第三百一十一章 报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部分苏联人则侥幸地认为,战乱时期是最佳的乘火打劫时机,不过这些人很快就被新成立的中方警察局逮捕,并迅速宣判,基本都逃不过最高刑罚标准,被快速枪决。

这样一来,海兰泡的情况,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局势中。

目前,由于中***队的进攻,日军的攻势再次凶猛起来,与之前的远东绞肉机战役期间相比,这一次日军的攻势更猛,近乎是全线进攻,意图再次夺回苏军刚刚夺回不久的共青城一带。

有迹象表明,最迟两到三个月,新一轮的大会战就将爆发,这一次,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方都开始将有些过时的战壕重新拿起来,彼此挖到了前线。

苏联人是为了死守不退,依靠成功的防御作战,换来美国的进一步支援,而日军则是为了进一步压缩苏联的远东生存空间,等待决战发起时的总攻。

预期这将是更大的一次绞肉机会战。

4月的海兰泡,虽然寒冷依旧,但却透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1900年7月16日发生的“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彻底暴露了苏俄人的残暴凶恶嘴脸。

先是疯狂搜捕中国人,然后抓入警局,警局放不下了,便欺骗中国人坐船渡江,结果,中国人被赶到江边时绝望地发现,苏联人举起了刺刀。刀劈斧砍,机枪扫射,活生生把人屠杀在江边,余者尽皆被赶入黑龙江沉江。

血流江岸,尸横遍野,便是江面上也是浮尸若萍。

近万国民被悍然屠杀,再加上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抢走,中国与苏俄的仇恨,实际上并不比中日之间差多少。

作为三路进攻苏联的大军中进展最慢的一路方面军,远东方面军的进攻速度虽然非常慢,但却很扎实。

主要街道上,随时可以看到一辆辆军车开进开出,上面无一不是荷枪实弹,穿着新式迷彩制服的中国野战部队军人。

城北的苏俄式圆顶教堂早已被改成了远东方面军指挥部。

中***队虽然强势占领海兰泡,夺回了曾经的土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既没有建立新的行政区划,也没有驱赶苏联人,更没有肆意屠杀。

中***管这个城市的时候,也按部就班地成立了市政部门,包括警察局在内的治安部门,在这几个月时间里,虽然那些让苏联人感到心惊肉跳的全副武装的中***人到处可见,但他们似乎无视了自己一般。

一部分苏联人战战兢兢地生活着,小心翼翼,生怕惹恼了那些中国人。

远东方面军同样是以三路进入远东地区,最南方部队的行军路线几乎紧贴日军的占领点,由远东方面军副总指挥陈诚将军指挥,在日占领的伯力(苏称哈巴罗夫斯克)以北,中***队轻易就攻占了苏联人坚守的比罗比詹,顺带解放了那里被苏联人近乎圈禁的近十万在苏犹太人。(前文有重大错误,西伯利亚方面军指挥官应为:陶谦,副指挥官:徐树铮。远东方面军指挥官:霍卫国,副指挥陈诚。特此更正)。

最北的路线,从黑龙江呼玛县进入远东地区,一路攻占马格达加奇,打到了精奇里江的上游,这里以前同样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中路军是国防军远东方面军的主力,霍卫国亲自坐镇指挥,司令部设置在海兰泡,中路军最远占领别洛戈尔斯克。这样一来,虽然远东方面军收复的国土暂未建立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但却依然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整个黑龙江黑河对面的阿穆尔州,已经有一小半被国防军收复,恢复了旧有的汉语地名。

由于远东战场极其复杂的战场形势,以及美日苏三方合计超过500万的大军在主战场上厮杀,可以说,看似宽广的远东以及泛远东地区,实际上早已是重兵云集,时刻有可能爆发更大规模的绞肉机战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