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张蜀生的超音速之旅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张蜀生的超音速之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蜀生当然知道,机载雷达的重要性,提前发现敌人,占据优势高度,是以后空战的重要帮助之一。

早已等待在旁边的地勤人员,很快地揭去了遮雨帆布,露出了一架银白色机身的天龙喷气式战斗机——‘tl011’。

张蜀生走到飞机旁边,摸了摸那充满金属质感的天龙战机,整体来看,这架飞机虽然和他三年前看到过的那架原型机很类似,但细节部位已经更加的完美了。

比如,机翼和机腹下方的航空机枪和机炮,就已经不是三年前的老型号,而是新研制成功的,在射击稳定性,射速以及可靠性上都要强很多。

“火箭巢终于装上了。”

在机炮的旁边,张蜀生看到了一个火箭巢。

主要驻扎在陕西、西南、汉京、广东等地。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比起如今各交战国,动辄数千甚至上万架的飞机,完全是小数目,毕竟,各国的常备飞机数量,还需要减去日常战损。

然而,喷气式战斗机的生产难度和成本,都比同作战用途的螺旋桨飞机高许多。以目前国产的天龙喷气式战斗机而言,单机造价大约在8—9万新币,约为12万—14万美元。

按照张蜀生的估计,以及报表上面的分析,在更大规模的批量生产时,飞机造价应该还能小幅度下降一些,到时候就算苏联人,美国人,德国人的喷气式战斗机投产,四国战机中,性价比最高,单机成本最低的依然是中国。哪怕苏联人是国家生产,其他两国是战时生产,中国类似国家生产的飞机制造模式依然存在极大的优势。

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月产发动机大约为300台,如果立即进入战时生产状态,能够在两个月内提高到500到,甚至是800台。而喷气式战机的产量,自然是受制于发动机产量的,除去日常维护的发动机数量,新增的飞机数量会比这个数字低。

“是的,委员长,为了加强天龙战机的对地攻击火力,天龙战机的科学家们,把火箭弹搬上了天龙,而且不会影响飞机的整体格斗性能。”

张朝民解释道,“目前喷气式飞机主要有战斗机和侦察机两类。”

张蜀生点点头,这倒是,目前轰炸机完全可以使用螺旋桨飞机,把有限的喷气式战斗机拿去做什么轰炸机,攻击机才是浪费。毕竟,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飞机相比,两者的产量和成本,是相差巨大的。只要战争一方夺得了较高的制空权,即便是出动最老式的螺旋桨木制战机,也能欺负另外一方。

“委员长,这架飞机上面已经装上了最新式的机载雷达,虽然作用距离还不算很理想,但对于螺旋桨飞机,或者美德苏日等国未来的喷气式战斗机,还是具有很强的提前发现能力的。”

“不错,雷达上单机,是趋势啊。美国人也在开始将雷达搬上飞机,他们的喷气式战机项目,后需改进计划里面,就提到了机载雷达。”

“如果是明年晚些时候加入二战,那么,我们至少有1500架的天龙喷气式战斗机。”张蜀生暗中估算了一下美德日苏英四五国的喷气式战斗机项目进程,由于二战的战争强度比原本的历史强太多,各种新式武器也先后登台,尤其是以德国和美国为首的双方,开始全面发力,许多新武器也比原本历史更早地登上了战争舞台。

到明年晚些时候,他估计,美国***约能有300-500架的较成熟类型喷气式战机f—80掠夺者,德国人的me265暴雨喷气式战机大约能装备200架,以及***人的‘樱花’,苏联人的‘铁镰’,英国人的‘北极光’战斗机,则可能在1944年早些时候生产出第一批飞机。

相比而言,几国中除了中国的喷气式战斗机计划发展最早,定型试飞最早,批量生产最早,培训和积累飞行员最早外,美国人的发展最快,德国人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而英国人的技术则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援,苏联人自己闭门搞出了米格—9‘铁镰’战斗机,***人则开始得到来自德国人的技术。

张朝民一边介绍着,一边领着张蜀生走到了天龙战斗机的旁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