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198章 朋友或敌人 (求月票!)

第三卷新时代 第198章 朋友或敌人 (求月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事需求,军事需求从来都是经济的催化剂,以后世的美国为例,无论是二战前或是二战后,尤其是战后,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与战争有关,因经济危机引发战争,又因战争从容停止而卷入战争,这几乎是一个循坏,后世国人喜欢用“发动战争、转移国内视线”形容美国的战争,但却忽视了这些战争背后的经济因素,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太空大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规模不等的经济危机。

如果说当初没有持续8年的农业丰收和4亿农民一年1900亿的市场,或许早在两年前,为了摆脱持续增长财政赤字带来的政府财政的近破产,或许自己都会发动一场战争,无论是对那个国家的,只要是战争就行,即便就是现在,战争的爆发同样带来了中国的经济繁荣。

此时司马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今天早晨的情报资讯中,德国的篇章占去75%以上的内容,所有的内容都只有一个“德国将在4月中旬对苏俄发起进攻”。

“至于英国,希特勒几乎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扩大对英国的战争,他认为……嗯并在他的15年前发行的《我的奋斗》中已经阐述了对俄国的入侵,向东扩张是德国继续生存的唯一希望。从始至终,希特勒都无意与英国为敌,他曾假定德、英、意三国可以分别朝不同方向扩张:德国向东欧,英国向海外,而意大利则向地中海和非洲。所以,彼此之间不但不冲突还可以合作。对于法国则完全不一样,他不仅有强烈的民族仇恨,而且基于避免两面作战的战略考虑,也认定必须在征俄之前先彻底击败法国。”

对于德国尤其是希特勒的了解,是司马一直无法放心与其成为盟友的根本原因,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整整65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无数学者研究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即便是最亲近其的“新纳粹学者”也不能否认他的危险性和种族主义倾向,但是直正影响到司马却不是这些心理上的分析,而是对德国本性的分析。

“希特勒成功之处在于他明智的将经济重建的突破点放在了筑路,工业以及电气化等基础设施上,成功的为饥饿的德国人民提供了生存必须的面包,在他尚未大规模征兵前,德国就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了失业人员,而以后的征兵则解决了其余的失业问题。但是,到了共和25年,经济发展曰益受到其庞大军费支出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这样的国家投入是对资本投入以及工业增长的推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其经济后果是可怕的。而这样的疯狂的军备扩张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与德国极度依赖进口战略原料的国情相抵触,并由此产生严重的后果。对于只出产褐煤的德国来说,大量进口所需的铁,铜,石油,橡胶等物资迅速的消耗了有限的外汇储备。因为德**队的军备扩张太快,经济发展无法为此提供足够的动力,所以德国政府认定通过战争来消除经济的困难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当说到这里时,司马想起当时正曾到德国访问的蒋百里说过的话,“德国人民不管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有无反感,但对他的成就却无不表示敬佩。”,只不过他的成就是把德国从一个深渊拖入了另一个深渊。

司马耸耸肩,无论怎么做总会有人有所不满,过去自己过于照顾很多人的情绪了,以至影响到了国务院的决策。

“民众或许会不满,但是北边或许会很高兴!”

“北边?”

穆藕初的眼中露出一丝诧异。

“总理,难道德国……”

实际上这是一种必然,即使是美国的新经济政策也曾导致了38年至39的经济,只是由于40年在战时需求的刺激下,美国经济才进入战时繁荣,世界大战打断3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周期。

无论是德国或是美国,都同中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而未完全开发的市场,共和22年4亿农民的需求挽救了中国经济,随后持续至今的农产品价格保护,2亿中国人消费着高于国际市场15%至20%的农产品,加之持续8年的农业丰收,收入增加的农民刺激着中国的消费,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政府在执行6年赤字经济之后,成功摆脱经济危机周期和政府破产的境地,国家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但德国和美国却完全不同,他们都没有庞大的内部市场作为支撑,现实迫使他们做出了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战争。

甚至就在美国,1938年时罗斯福也曾在国会上宣称“卷入有限的战争将有助于我国的经济”,而《华盛顿邮报》则直接说出“战争!唯有战争的需求,才能真正解救美国经济!”,只不过美国依靠着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内的孤立主义支撑着,而德国却在经济崩溃的边缘发动战争挽救经济。与美国相比,德国的国内市场无疑更为狭小。

“自去年,德国击败法国之后,德国这台战争机器沉寂了,他们似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征收占领税,除了英国,几乎整个欧洲都成为了德国的占领区,为了避免战后经济危机重演,德国试图在欧洲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他们努力只是占领税、国与国的清算协议,这种努力并不能够缓解欧洲和德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德国的市场并没的扩大,欧洲毕竟存在着完整的工业,不可能成为德国工业器的倾销市,上次一战争,也就是在1914年前,德国可以通过迅速发展的工业原料出口换取货币,但是现在却无法实现,因为德国工业已改为生产飞机大炮等军事武器,而且德国遭受海外贸易的封锁,即便是没有战争,我国、美国、英国都是德国工业品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唯一能做出的选择,仍然是继续扩充军备,以扩充本国武装力量来满工业的基本需要,以军事需求刺激经济,但这种需求却无疑饮鸩止渴,除非战争再次爆发!利用战争掩盖经济真相!”

“这种可能性很大,尽管德国人表示,他们定购汽车是为了交通条件恶劣的北非,但是就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德国已经拒绝了隆美尔要求的援助,而一些原本应投入北非的航空部队,已经被调回了德国本土,尽管德国一再宣称将在今天征服英国,但就当前局势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会在今年上半年,对苏俄动手!这些汽车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已,五万辆汽车之中,有两万多辆是国防军淘汰的二手车,除了战争,什么会让一个国家一次购进如此之多的二手卡车?”

“这怎么可能?德国人不会再次让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穆藕初满面皆是不可思议之色,德国还会再一次将上次战争的错误延续到这一次战争之中吗?在总理签署批准德国的借道进口的许可时,自己显然没有想到,德国的竟然是为了攻打苏俄!

“为什么不可能呢?战役是由阿道夫。希特勒指挥的。对于具有远离政治传统的陆军来说,这次他们很明显没有选择,只能听从他们的元首的调遣。摆在他们面前的军事问题是,俄如果发怒时是一个非常庞大危险的对手,军队的目标是将德国的边境尽可能向东拓展。这样至少保证苏俄空军和其盟军远离德国领土以及罗马尼亚富饶的油田。

而在除了击败德国主要对手,希特勒还有其他的政治目的,包括在现有疆域下拓展德国殖民地的**,净化欧洲种族的**,以及控制自然资源和财富的**。控制东欧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