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三百七十一)准备谈判

(三百七十一)准备谈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当年,老马初次和我提到你,我约了世昌来见你,你那时见我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丁汝昌看着孙纲,又看了看不远处的马,微笑着说道,“想不到这一恍惚的功夫,你们夫妻二人能够成就如此功业。相比之下,我们真的是老了。”

“当年若无丁公提携,采纳拙议,晚辈也不会有今日。”孙纲笑了笑,说道,“其实这一切,都从丁公见我的那一天开始。”

陈志坚还告诉孙纲,据北洋军情处在俄国刺探得到的消息,俄国各地民变四起,到处都有大量的革命党人在活动,“若俄皇举措无当,将生大乱,亦未可知”,这个消息引起了孙纲的注意。

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会不会提前在俄国领导俄罗斯人民掀起反抗沙皇制度的大革命,还真是很不好说的。

综合了大家的意见之后,孙纲对这次和俄国人谈判,心里已经大体上有了主意。

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孙纲乘装甲列车离开旅顺,带着妻儿先到盛京,带上在那里的刘铭传和丁汝昌,以及段祺瑞等众将派人给他专门送来的“特殊礼物”,踏上了进京之路。

装甲列车开到海城的时候,詹天佑前来探望,当看到弹痕累累的装甲列车时,不由得耸然动容,想让孙纲暂时停留一天,好让工人们把装甲列车修理一下,而孙纲笑着说不用了,在旅顺的时候,也有人提出来要给装甲列车“整整容”,孙纲同样没有同意。

在旅顺逗留的这几天时间里,孙纲主要和江穆齐陈志坚等智囊以及留守旅顺的海陆众将商讨了一下目前的局势,又发电报征求了一下在盛京的奉天巡抚刘铭传、台湾巡抚丁汝昌和山东巡抚杨士骧及河道总督周馥等方面大员关于对俄和谈的意见,为进京同俄国人谈判做准备。

大家的意见虽多有不同,但主题都是一个,那就是要坚决收回被俄国强占的故土!

即使这次不能一下子全部收回,也要收回一部分!

刘铭传和丁汝昌认为,中国仅靠这一次战胜就想恢复全部失去的国土是不现实的,不如先巩固已经收复的战略要地,在谈判中以将一些俄国实际占领的地区作为“中俄共管”为退步,为日后再找更好的时机收复这些土地做准备。

刘铭传和丁汝昌的想法,可以说是和孙纲不谋而合的。

因为,他想借着装甲列车的这副模样,压一压俄国人的气焰!

俄国人的欺软怕硬是出了名的,如果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在谈判桌上,也是不会老实的!

装甲列车过了盛京,向北京而去,孙纲和刘铭传丁汝昌讨论着眼下的局势,爱妻马则陪着儿子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逗弄着孩子说笑。

丁汝昌看着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现在已然成为了沉稳老练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欣慰之余,也不由得深深的叹息。

和孙纲初次见面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而周围的一切,因为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江穆齐指出,俄国人十分狡诈,到嘴的东西不会轻易吐出来,他估计现在“日俄战争”实际上还没有结束,俄国人急着和谈,很可能会用牺牲在日本的利益,来换取东方领土的安全,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也应该加以提防,“日本土狭民贫,地处海陆要冲,易为战火泥沼,中国战乱刚平,不当涉此泥潭”。他的意思,中国这次同俄国的谈判,不要把日本掺和在里面,而应当只谈中国和俄国接壤的地区。

周馥和杨士骧的意见,则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要求向俄国索取赔款,使俄国的经济发生困难,无法完成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也就无力再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

周馥在电报中说,“鲜卑利亚铁路横贯欧亚大陆,绵延万里,其耗费之巨,所需人力之众,极为可观。俄人非举全国之力,不能成也。现因东方大败,其国内民怨沸腾,若向之索以巨额赔款,使彼无力再建此铁路,此铁路不得通,彼军则不能东调,则我边疆有宁日矣。”

周馥的想法可以说也是很有道理的。

杨士骧则进一步指出,“此番同俄国人接仗,我军一仗炮力,二仗铁路。若无东省铁路,则兵炮皆不可遽集而发,是以铁路为一国边防重中之重,此一项,我与俄皆同,我向之索赔,非为贪彼此等款价,阴阻其修路为上,得彼之款修我之路为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