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七百六十八)“调停”的背后

(七百六十八)“调停”的背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当年英国人的这个“备忘录”里面的话,孙纲直到今天,仍然记得十分清楚。

而后来生的事情表明,作为“华战争”前夕中国最重要的“盟友”英国,也确实就是按照这个方针进行的。

而美国和英国在国际上一向走得很近,这一次美国的的确确的感受到了来自强大起来的中国的压力,所以出面表示调停,内心也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想要借机制约中国的意思在里面。

如果中国这场和俄国的战争真的如英国人所愿的话,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中国战胜了俄国后被拴在了“英法中俄”协约的战车之上,决不是孙纲想要看到的结果。

“没错,树敌太多的话,对国家以后的展是没有任何好”马月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一点点的陷入沉思~腰,舒服地躺在了他的怀里。

熟知历史的孙纲当然知道,这些西方国家目前纷纷表示要“调停”的原因都是什么。

法国人是最先表示要“调停”的,而且也表现得最为积极和热情,因为在法国人看来,俄国虽然是一个不怎么能靠得住的同盟,但对法国来说,法国需要俄国同法国一道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宿敌德国形成夹击之势,如果俄国人在这次战争中被中国彻底击垮,没有了牵制的德国将成为法国的大患,那样的话,法国就永远也别想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了。

而且,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不可避免的会威胁到法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如果能够联合其它国家在中国没有对俄国取得完全胜利的情况下结束这场战争,对法国来说好处也是相当大的,所以法国人才会这么“热心”。

而法国和德国为了争夺北非战略要地摩洛哥而一度剑拔弩张的时候,英国为了改善同法国的关系而在摩洛哥问题上选择支持法国,1904年8月英国和法国已经签订了“英法协约”,法国人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当然“调停”起来就更有信心了。

要是自己依照列强的“心愿”现在就设法结束战争的话,对中国来说,俄国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削弱”,将来还可能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那么,对中国来说,在俄国远东陆军已经被摧垮的情况下,只有彻底解决掉马卡洛夫率领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让俄罗斯帝国成为“没有海军的国家”,中国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保证!

~~~~~~~~~~~~~~~~~~~~~~~~

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而英国人也出“调停”的目的,就不是一般的人能猜出来的了。

但孙纲对此知道得仍然分清楚。

“如果中国和国不幸生战争……英国的目标应该是使战争局部化,也是说,我们将在没有第三国(指法国)参战时保持中立。……如果允许法国站在俄国一边,那么法国和俄国将把中国打败,其结果就会是俄国、法国和德国结成同盟,这三个国家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大陆的主人,而我们将会遭到排挤。

……由于中国新政权的基还不稳固,如果俄国以压倒性的胜利战胜中国,或与法国联合起来战胜中国,而我们在那个时候去援救中国而不使其亡国,那么我们就会同法国和俄国成为世仇,而战败的——很可能从此忘恩负义的—中国也就不能作为反对俄国扩张的工具了。如果中国暂时战胜俄国——要一劳永逸的战胜俄国那样的拥有无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众多的陆海军大国,是难以置信的,而战败的俄国会重新组织起来,于日后再度同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实力较量。……中国和俄国的相互削弱,对英国和欧洲来说是最有利的。俄国会遏制‘黄祸’,而中国会遏制‘俄祸’。……而最终,当中国和俄国都得到一定的削弱之后,才可能成为我们的伙伴,去反对我们在欧洲的‘新敌人’(指德国)。因此我们必须和法国改善关系,并将相互之间曾经是敌人的中国和俄国团结在我们周围,这样,我们在面对‘新敌人’的挑战的时候,才能够拥有压倒性的力量。”

这19011年3月11日英国外交部远东事务次长弗朗西斯蒂向英国外交大臣提交的“备忘录”里的一番话,虽然英国人根本不知道,远在东方的这位中国“副国王”,早就通过不为人知的手段,知道了里面的内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