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六百三十八)寂寞的“龙昶”级战列舰

(六百三十八)寂寞的“龙昶”级战列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和当初中国海军刚刚得到第一艘万吨级战列舰“龙扬”号的时候万众欢腾的景象不同,四艘“龙昶”级战列舰在到达旅顺口后,悄悄的举行了升旗入役仪式,正式加入了华夏共和国龙旗海军北洋舰队的战斗序列,除了北洋舰队司令叶祖圭和新任南洋舰队司令刘步蟾外,没有任何重量级人物前来观礼,也没有邀请任何外国人前来参观。

对于中国海军最新式的这四艘战列舰,实际上一开始外国的报刊和媒体还是相当关注的,但对于这种目前在世界上属于相当前卫的设计的战列舰,一些外**事观察家们似乎并不看好,象美国著名的《海权论》作者马汉在看到“龙昶”级战列舰的照片和一些相关数据后就说,采用这种“飞剪式”舰首对这艘排水量高达1000~:的战列舰来说并不能对提高航速产生多少帮助,而且这种“背负式”炮塔的设计会使舰体的结构强度发生改变,而且将六门主炮同时布置在中轴线上,进行齐射的时候产生的冲力对结构强度发生改变而且较为细长的舰体更是一个严酷的考验,他甚至怀“龙昶”号战列舰在经过多次主炮一舷齐射之后会不会发生断裂。

而一位英**事观察家也指出,由于采用了飞剪式舰首和背负式炮塔,不可避免的使“龙昶”级战列舰甲板长度加长,增加了干舷侧面积,两个“背负式”炮塔的体型也较大,在战列舰所进行的炮战中这些都意味着被敌方炮火击中的概率大幅增加,使得该级舰在战斗中的生存力大大下降,这些缺点对一艘战列舰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致命的了。

对于外国报刊媒体的“善意”批评,中国国内的好多人突然之间也纷纷成了“舰船专家”,对“龙昶”级战列舰的各方面横加指责,但国内造船业的许多知名人士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象中国资格最老的造船业专家华蘅芳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对外国人的评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华蘅芳说,“凡标新立异之举,初创未为人所知时,众多以为非,各国皆然。‘龙~’舰甫经出世,以其设计新颖,为泰西诸国所无,而彼之专家学者~于旧见,交相诟病,指摘多有不实之词,而国内不明真相之人淆于群哄,甚可怪也。详推之,则真相不言自明,‘龙~’舰之首弃冲角而用飞剪,人多非之,以飞剪本为民用帆船之式,用于军用之钢铁战舰之上,不独怪异,尤为可笑。独不知飞剪虽首自帆船,然自各国有海军以来,从未消失于军船兵轮之上。识狂生,每每强不知以为知,贻笑于人尤不自省,不独可笑,亦尤可悲也。”()

让人感觉到凑巧的是,这一天又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而中国自制的第一艘战列舰“龙扬”号入役北洋水师的1897年3月,恰好也是二月二“龙抬头”。

这个特殊地日子,可以说和中国海军的战列舰结下了不解之缘。

“龙昶”级战列舰的技术数据是军情总处送到了北京的华夏共和**务部后,孙纲才看到的。

“龙昶”级战列舰的排水量为1000~:,舰长.43.2米,水线137.米,宽23.5米,吃水7.5米,采用三膨胀式蒸汽机2台和燃煤式水管锅炉,双轴双桨,在1000匹马力时航速为18节,最大载煤量为1900~:。

对比于同时代的其它战列舰,“龙~”级战列舰的武备十分强大,她拥有举世无双的3座双联装305毫米倍径英国mK99型炮炮塔,每门主炮最大射速约为1发,备有1c0发炮弹,另有1c门单装152毫米倍径副炮和12门88毫米35倍径反雷击炮,还有毫米炮和4门37毫米马克沁机关炮,但却没有这个时代战列舰上经常装备的鱼雷发射管。

“龙~”级战列舰防护性能也十分突出,这级战列舰地装甲采用

装甲,水线主装甲带下部厚为230毫米,上部厚为150首尾装甲带厚75毫米,主炮塔装甲正面厚254毫米,侧面厚203毫米,炮座装甲厚120毫米到280毫米,152炮炮廓装甲厚为150毫米,前司令塔装甲最厚为350毫米,后司令塔装甲最厚为150毫米。(:

除了“龙~”号战列舰外,其余三艘同级舰均由中国提供设计图纸,分别向英、美、德三国船厂订造,因此其余三舰在尺寸及外形上稍有差异。各舰建造时所用的钢材、机械、装甲等均就采购,主要武器装备则是从英国订购了12炮塔,分别安装于四舰之上,其中主炮塔地顶板经过特别设计,152毫米副炮则由国内造好后用船运至各舰所在之造船厂进行安装。象“龙~”号战列舰的钢材、装甲板均由中国著名地汉阳钢铁厂提供。值得一提的是,各舰前后地舰桥上均安装有最新式的巴尔特劳德(Barr&sroud)公司英尺基线Fa3测距仪,以及距离指示表、信号交换机等,可以将测距数据以电气方式从舰桥传输到各炮位,以提高作战效率。

总的来说,“龙~”级战列舰算得上是目前极为先进的一级战列舰,是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最高体现,也代表了中国目前造船工业所能达到的最高技术水平。

后人在评价这级“开一代之先”的新式战列舰时,很多时候都侧重于该级舰设计的新颖以及她们后来在那场举世瞩目的大海战中的辉煌战绩,却没有人知道,每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在“童年期”的时候,都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