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第三世 > 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

第887章:分洪工程,分不成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并不是朕之首创,只不过是将前人之举总结出来罢了!”

这不是杨侗虚伪的谦虚,实际上,从大禹治水开始就有了关于赈灾防疫的观念,甚至流传到了后世,虽然时代不断进步和变化,但一些看起来很先进理念,早就已经有了雏形甚至有前人开了先河。

大家又是一阵错愕。

抢险救灾本就涉及方方面面,牵扯十分广泛,想从一片空白之处理出头绪并且拿出可行之策,十分困难。更遑论如此短的时间了。

就算勉力为之,恐怕也是漏洞百出,一旦有重大纰漏,不但无功,反而深受其害。

众人十分清楚其中关窍,但灾情如火,片刻不容耽搁,本着对杨侗的信任,大家便细细品读手中‘防洪救灾应急’预案,无不是感慨万千……

皇帝还是那个能想他人不敢想、想不到的皇帝。

然而到了大隋王朝,杨侗才意识对生活在落后时代的百姓来讲,天灾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

通讯落后、交通落后、工具落后、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导致许多灾情明明就在眼前,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屋倾颓、河水倒灌、殍尸遍野、惨绝人寰……

杨侗习惯了后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张,更习惯每次天灾人祸都会军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的事迹,所以对于现在这种被动承受的方式无法接受。

更不想在朝堂上听着满朝的文臣商议灾后救人救灾、防止瘟疫、防止骚动、灾后重建……

这些也不是不重要,但总得分轻重缓急。

这份看似轻薄简单的预案,简直是重如泰山,字值千金。

从物资筹集、人员调拨、责任划分、灾情核查、救灾物资管理分配和监督使用、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到灾后重建的组织补助和灾民生活救助……无有遗漏。

到了最后甚至还要在《半月谈》发表文章,利用舆论来配合救灾和灾后重建,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思想传遍天下,号召天下百姓用灾区百姓伸出援助之手,以增强大隋凝聚力。

良久!

杨恭仁看完了简洁明了的预案,惊叹不已的说道:“朝廷若是成立十部联动、铺以新闻的‘防洪救灾应急官署’,必将是前所未有的防灾救灾举措,一切尽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了事到临头混乱无序、越做越错,不法官吏借机敛财之举。”

先把人员派出去防御、救援,其他人坐下来详细商议才是合情合理,要是坐下来没玩没了的说,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吗?

当然,这也是因为通讯能力差、机动性不强造成的,因为很多时候,当天灾传到京师之时,地方已被毁得差不多了。所以通常在灾情发生以后,再派地方官员治理,或是从中枢派名能吏去负责。

“十部联动的应急救援部门?”诸臣为之愕然,不过想到六部变十部,外加一个新闻署、一个大隋银行,大家的心情也平静了下来。

大隋王朝本身是一个大变革的王朝,各种在乱世中有了雏形的制度,经过删改增加,才有了文帝时期的五省六部十二卫九寺六监,之后,武帝又改改改,将之改为三省六部十二卫十一寺六监,到了杨侗这里,更是大动干戈。

“正是!”杨侗示意听命的侍卫,将印刷好的应急预案分发下去,“大家都看看吧,如果可以就立即执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