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隋第三世 > 第475章:‘人镜’消失,好事多磨

第475章:‘人镜’消失,好事多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哈哈!”杨侗大笑起来,他发现一些后世的流行语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没机会爆红而已。

“圣上一点不正经。”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杨侗无语了,这哪就不正经了?不过,他没有傻到去猜一个女人的心思,他知道那玩意你永远也猜不透!

一阵无言的沉默后,阴明月开口道:“圣上处理公务这么久,让末将帮您按压放松一下?”

隋制的推广在中原受到极大的阻力,自从撤销降官、均分田地等制度开始执行的那一天起,民部杨师道、吏部房玄龄、刑部魏征、御部刘政会、商部凌敬,乃至各地黑冰台成员都忙得脚不沾地,就算是杨侗自己,也忙得除了吃饭睡觉,大多数时间在处理各地送来的公文,随着各项制度的开展,降而复叛的事情也偶有发生。有时候杨侗十分不理解这些人的‘愚蠢’之举,隋朝收复的这些郡县实际上大局已定,可这些人居然还敢造反,这就真是让人无语了,那些维持地方秩序的大隋‘衙役’可全都是从军队上退下去的士兵呢,这些人虽然被裁,但也是通过激烈竞争上岗的佼佼者,个个都上过战场开过光、见过血的优秀战士,特别是前来收复区调维稳、镇压的这些战士,他们的职能形同未来的‘武--警’、‘特---警’,战力丝毫不比作战部队差,经过特别训练后,已经很熟悉非常规作战了。

当然,一些世家根深蒂固的城池依旧要费时费力,但正如前文提到那般,杨侗为首的大隋要讨好的是底层百姓,当有了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的支持后,杨侗压根就不怵那些历史比各个王朝还要长的世家大族。原因自然是杨侗不像历朝皇帝那样,需要世家大族来共治天下,所以,他才能够肆无忌惮的行事。

在廉价纸张、书籍尚未大量普及之前,使读书成为普通劳苦大众一件不敢想象的奢侈之事,而世家大族垄断了教育资源,通过族学培养出一个数目庞大的‘人才库’,历代王朝需要世家的人才治理天下,不得不与世家共治天下。即是说,在与朝廷博弈之间,世家大族最厉害的武器是‘人才’这个软实力,而不是积世财富和广阔的良田,因为这些有形资产,朝廷是可以通过暴力手段夺取的,单凭一个家族的几十、几百、数千家仆,又怎么干得过掌控天下兵马的国家?所以,世家大族的武器是朝廷所需的各家人才,当这些人才出仕之后,又反馈家族,从而让各世家逐渐壮大。只不过杨侗拥有自己的人才宝库,且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保障,使世家大族的的生存法则在杨侗为首的大隋行不通了。

当然了,这也是关东世家,而与之不同的关陇世家却是以军事起家的一个个豪门,他们通过家族子弟、门生故吏的关系,掌控着一支支军队,所以关陇的根基在军队。而在杨广时代,隋朝明明拥有六十多万战力过人的常备军,却还是从军队、民间挑出身强力壮、骁勇善战的青壮之士,重新组建了骁果军,原因就是在于这六十多万常备军早已被关陇集团渗透到骨髓里,杨广知道自己若是和关陇集团明刀明枪的干的话,这支数目庞大的军队根本不受他的控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担心自己不在了,关陇集团依仗军队将他的子孙推翻,因为老杨家的江山就是这么来的。杨广的担忧,其实跟发动‘陈桥兵变’后,玩一手‘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十分相似,若是那些宋朝将军没有乖乖移交兵权,恐怕就不是后来的安享富贵晚年,而是成为‘火烧庆功楼’惨案中的一具具焦尸了。

阴明月犹豫了一下,将梅汤递了过去,“还是休息一下吧,否则武妃又要说末将了。”

“那就让她说去呗,晚上我帮你训练她。”

水天姬现在有一个小目标,她不仅要当武妃,还要创造一个历史,那就是凭军功当上大隋第一任女国公,所以哪怕天气热得要死,也成天成天的往军营里跑,带着飞羽弓骑在炎火夏日下训练,只有到了晚上,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府,白天的时候,杨侗想见上一面都难。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早就到了待嫁之年的阴明月自然明白男女之事,杨侗这句充满歧义的话让她玉面飞红,“圣上好不正经!”

“朕怎么就不正经了?”杨侗接着梅汤,大大的饮了一个,冰凉的感觉爽透心。他扭头看了神情古怪的阴明月一眼,靠在椅背之上,淡然问道。

“圣上您懂的……”阴明月玉面更红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