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南北杂货 > 446.希望

446.希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少女正埋头干活,忽见街头那边一阵喧腾,不知是不是又有人来发救济粮了,伯父让她看好东西,自己连忙就往那边挤了过去。

少顷之后,却又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一脸兴趣缺缺的模样,显然那边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可是街头那边人却是越聚越多,分明像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看什么,快干活。”伯父呵斥她道:“天黑前不把这些东西弄完,今天就不给你吃饭。”

“……”少女只好又埋头干活,她从早上起来干到现在,已经有些累坏了,腹中又十分饥饿,眼前的活计像是永远也干不完一般。

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各自都在谈论着什么,有些话她能听懂一点,有些话却是一点都听不懂。

别的地方呢,像那些人所说的,常乐县,敦煌晋昌那些地方呢?大概也是差不多的吧。自从有人恩将仇报,拐带了雇主家的孩子开始,他们这一群人的名声就已经烂透了。

所以她只能生活在这一片难民区里,在她大伯身边,明明知道有危险,心里充满了不安,却也只能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别无他法。

就这样,时间又过了一个多月,农历九月底的高昌城,夜晚已经很冷了,难民们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粮食也很紧缺。

这一日,忽闻有长安城的使臣来到高昌,道是天可汗要授予他们这些难民大唐编户身份,还说要选出数十人作为代表,去往长安城,参见天可汗。

难民区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头目们,为了那几十个名额争破了头。

隐约猜到这就是罗氏的羊绒作坊和毛巾作坊过来招人了,她的伯父之所以没有兴趣,就是因为他们要的是雇工,而不是买人。

自从他们这些人入关以来,时间已经过去有两三个月,这段时间从那些相熟的人,还有一些过来救济他们的僧人佛教徒那里,她也听说了一些事。

其中最最让她向往的,便是那个常乐县的羊绒作坊,还有毛巾作坊,听说在那里的小娘子都生活得很好,不仅挣到了钱,还学得了手艺,那作坊里面甚至还有人教人认字练武,做得好的还能升管事……

过了一会儿,不知怎的,竟见有人抱着布料驮着粮食回来了,甚至还有一些人胆子大,干脆就把把一串串铜钱提在手上,也不怕有人抢。

还有传言说他们这些人最后会被打散,分别安排到陇右道各个州县,有些人不愿被打散,有些人纯粹只是关心自己会被安排去往何处,整一篇难民区闹闹哄哄的,人心浮动,期间也夹杂着许多高兴。

这一日,这名少女正坐在自家窝棚前面搓麻线。

如今他们这些难民与当地百姓虽然少有往来,但总有一些胆子大的当地人,穿梭在这片难民区之中,通过与各个大小头目的勾连,从他们这里弄些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其中搓麻线就是比较主要的一个项目。

就是这样一个活计,也不是人人都能弄得来,这少女的伯父倒是能弄来,拿了材料回来叫她做工,她坐在那里搓麻线,她伯父就坐在一旁看着。

之所以要看着,是因为怕有人抢,这些东西若是弄丢了,他们根本赔不起,而且以后很可能就再也弄不到这个可以勉强糊口的活计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