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孤女在六零 > 孤女在六零 第111节

孤女在六零 第11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顾大伯想的很好,家里如今壮劳力足够,挣钱也不少,口粮更是充足,这样的情况下,就该想怎么进一步,自家目前的情况,在村子里除了自己这个生产队长的位置,其他的真没啥可瞧的。能有点出息的位置都有了人,他们这些老不死的没下去之前,这些娃子们就别想出头,这样一来,想要出息就的往外走。

家里老大老二就不说了,当年还是见识少啊,年轻啊,想的不够深,所以让两个娃子小学毕业就在家干活了,实在是可惜,当初要是也混个初中出来,那如今就是想往城里使劲也能有点底气,再想想那年征兵没被选上,谁知道是不是就因为这读书少的缘故?所以怎么的,在小儿子身上是再不能犯错了。

知识分子即使成了臭/老九,在有见识的人眼里,也不会降低多少地位,即使再这个时期,即使再怎么斗,若是能有个高中文凭就是高人一等,这一点怎么都不会变,顾大伯寻思,现在家里供着老三读书上进,将来有了文凭再将老三弄进城里的厂子,那以后家里也算是出了一个城里人,将来老大老二家的孩子也能得利,这才是最妥当的安排。

顾大伯有这样的见识,一来事地位使然,再是个村官那也是个官,很多事儿都相对比较敏感,二来也是家里确实经济上够宽松,供得起,三来也有阿米时不时念叨的缘故。

不管是哪一个原因造成的,反正最终这三个成了同学,明明三个年级的孩子,凑成了同一个年级,就这么在炎炎夏日里因为一张录取通知书,成为了县高中的学生。

心里有鬼,心里发虚,自然动手的时候力度也好,程度也罢都缩减了几成,而这样的犹豫很快就被另一方捉到了空隙,原本压倒性的优势被逐步的追了上来,双方你挣我夺的,倒是比原本历史上更热闹些,而相对的因为实力差距缩短的缘故,那种大刀阔斧的打压排挤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毕竟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事儿还是没人愿意干的。

另外,从全国角度来看,因为这些神神鬼鬼的折腾,好几个地方最是闹腾的人不是进了医院就是被闹的下来台,还有几个开始立场犹疑,不在那么坚定,这导致了这一年造反派原本计划的大规模的下放,斗争都变得缩手缩脚起来,整个地方上的局面开始缓和,不再有前一阵子那么紧张了。这是阿米怎么都没有想到的。就在她一门心思考高中的档口,历史已经在不经意间悄悄的滑向了岔路,开始不一样的偏移。

第165章 高中,高中

阿米拥有成年人的灵魂,即使不够成熟, 不够稳重, 也不够坚韧, 可逻辑思维能力等却已经完全成型, 这样的情况下, 读书也好, 做事儿也罢, 自然比寻常孩子更有条理性,也更容易出成绩,所以对于考高中阿米是不愁的, 甚至还带着几分隐隐的优越感, 为自己比别人多点底气而觉得莫名的傲娇。

和阿米一起的小伙伴不多,当然阿灿肯定是其中之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对于读书,对于知识的态度不是一般的寻常百姓家能比的,特别是这个时候, 家庭经济情况和总体的大形势都对读书这两个字不够积极, 对于最底层的百姓而言, 满眼望去不识字的很是普遍,小学水平都能当个村干部,更不用说初中生,那已经能称之为知识分子。这样的情况下,家里的娃子能混个初中文凭那已经是家里大人舍得花钱疼孩子的, 哪有那么多闲钱继续往上读?看看那些被打倒的,多少都是留洋回来的,这说明啥?说明这书啊,只要读的能识字就够了,太多了未必合算。

“阿米,阿米,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咱们高中要学外国话,完蛋了,我那舌头怎么弯啊!”

自打出乎所有人意料,顺利靠着自己考上了高中,顾建国的心里年纪瞬间又下降了两岁,那个兴奋劲啊,都没法子说了,反正走路基本是靠蹦的,说话带着喊的就是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任何事儿的决定判断其实都是需要看划算不划算的,现实的一塌糊涂,所以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目光短浅,不够睿智,不过这也是没法子,谁让这个阶层的人们承受能力差呢,有一点子风吹草动的,有底气的人家自然承受的住,可这些草民阶层却很可能伤筋动骨,在这样的情况下,短视反而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更容易生存,故而这一次阿米的高中之旅少了太多的伙伴,除了阿灿,也就是顾建国了。

顾建国能读高中那是顾大伯的功劳,家里的两个大小子早年也没重视过读书的事儿,所以小学毕业就一个个开始当壮劳力使唤,本对小儿子也没啥特别的期待,可这不是村子里有了小学了嘛,那曲红旗小子不是搞了个高中的本本,混上了小学校长了嘛,这一下子可就把顾大伯给眼红上了。

说起来那个早些年,曲会计可不如自己,就那个会计都是勉强才当上的,更不用说再小点的时候了,那都是跟着自己屁股后头当小弟的,如今他家小子,一个还没自家老二大的娃子,居然就成了啥校长了,妥妥的文化人,村子里只要是有孩子读书的都要恭敬他几分,比自己都有威信,这能不让顾大伯眼馋?

本就是有点远见的顾大伯在看到了读书的好处之后,哪里还会当个落后分子,即使这会儿高学历还不受待见,他也毅然决定支持一把儿子,让自家儿子也当个文化人。至于儿子读书不够好?不一定能考上?这没问题,先不说还有阿米和阿灿两个能补课的娃子在,就是实在不成,他也有法子送孩子去,别忘了这会儿可是劳动人民最光荣,就他家的成分,妥妥是红了又红的,托个人情,钻个空子方便的很。

就是他家那眼浅的媳妇舍不得的那点子学费,也不是啥问题,不说自家这几年的收入怎么样,就是孩子自己的私房钱也都够了,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几个娃子动不动偷偷的去周围几个县城卖猎物,卖东西要的介绍信那可都在村委办公室里,少了几张他能不知道?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