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魏宫廷 > 第1037章:震惊大梁(二)

第1037章:震惊大梁(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比之下,浚水军的百里跋与成皋军的朱亥虽然也支持主战,但并不如司马安那样坚定,这两位大将军认为,只要能守住河东郡即可,完全不必反攻韩国,与韩国撕破脸皮。

而司马安的想法则更与赵弘润一致:既然要打,就要把韩国打出屎来,让其日后不敢再小觑魏国,否则还不如不打。

而相比较主战派,朝廷臣子则倾向于议和。

在这里就要提两个人物,一个是户部尚书李粱,一个是礼部尚书杜宥。

或有人说,户部因战而富,这话一点不假。

可就是因为那一脚,原本大有可为的『上将军府』,彻底被人看轻,别说驻军六营的大将军老爷们对其视若无睹,就连兵部对其阳奉阴违,以至于『上将军府』筹创许多日子,仍然只是一个空架子,有名无实。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晁立栋私底下恨不得肃王赵弘润战死在北疆,以至于当他听说桓王赵弘宣千里驰援为其兄长肃王赵弘润解了围后,晁立栋顿足捶胸,不知摔碎了府内多少瓷器。

当时他唯有希望赵弘润打败仗,只可惜,事与愿违,肃王赵弘润的肃王军在北疆打地尤为强势,先后挫败靳黈、冯颋、暴鸢、韩阳等韩将,最后居然还攻陷了韩人的王都邯郸。

于是,今日在得知『北疆大捷、韩国服败』的消息后,晁立栋气怒攻心,竟当场昏厥,吓得府里的家人急忙派遣满城寻找名医医治。

待等苏醒之后,晁立栋干脆就托病不出了,因为他此前说了太多危言耸听的话,相信朝中的『主战派』,此刻正等着嘲讽他呢。

记得五年前,当年仅十四岁的肃王赵弘润还未出征讨伐楚国的时候,魏国户部的财政情况仍非常窘迫,哪怕赵弘润后来提高制作的蜡烛工艺,与户部合作,也只是稍稍弥补户部在财政上的赤字而已。

因此,户部曾经极力希望削减驻军六营的军费,因而与百里跋、司马安、朱亥等大将军天然对立。

但是随后,肃王赵弘润打败了暘城君熊拓,开拓了楚国平舆与魏国商水的暗下走私贸易,又出征使三川臣服,开拓了三川贸易,这两趟贸易路线,使得户部一下子富足了起来,以至于当年提议削减驻军六营军费的提案,如今早已被人抛在脑后。

这里所说的『主战派』,指的是魏国朝廷仅一小撮人,几乎都是有卫籍在身的在役兵将。

比如砀山军的大将军司马安,他就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

不得不说,尽管司马安与赵弘润曾经有过一段不开心的日子,但是后来没过多久,他俩便握手言和了,原因就在于他俩的战争理念很接近——当言语无法沟通的时候,就通过武力使对方臣服。

区别仅在于,赵弘润的原则是『打到你服、愿意为我大魏所用』,而司马安则是『打到你死、一了百了』。

而在川雒联盟诚心降服之后,在赵弘润的影响下,司马安那『非我族类尽屠之』的战争理念难免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因此不夸张地说,司马安可以说是驻军六营中最支持赵弘润的大将军,因为在司马安看来,诸皇子中,唯有肃王赵弘润合他的脾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