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八爷穿成四福晋 > 54戏园讽君

54戏园讽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康熙点头,“是该回去。过了节还回来,朕也想着几位皇孙也得拉到畅春园里,好好教导了。你回来正好跟他们作伴。”顿了顿,说道,“你姑姑说的是,你这孩子,心思太重,当年你姥爷都比不得你爱多想。回家团圆团圆,还来畅春园住着。有事儿没事儿跟朕几位皇孙说说话,年轻人么,总要多走动走动,才像个样子。你老闷在屋里,前几日还好好的,不是要闷坏了?”

年熙闻言,领命不提。第二日,拜别年秋月回家。年希尧、年羹尧已经在书房等他。听他说明过了节还要到畅春园伴驾,并可能做皇孙伴读,年羹尧沉吟一会儿,皱眉问年希尧:“皇上这是什么意思?熙儿都捐官了,怎么还能做皇孙伴读呢?”

年熙听了,不愿多讲,点头敷衍:“姑姑说的是。侄儿再也不会这么想了。”

说着,瞧见不远处小公主抓着蟹爪菊来回摇晃,看那架势,似乎要拔起来。嬷嬷们又哄又劝,小公主死活不依。

年熙扭头笑说:“小公主身体康健,姑姑后半生——总算有依靠了。”

年秋月望望小公主,微微一笑,轻飘飘的说道:“都是皇恩浩荡。”

年熙听了,默默叹了口气,转而问道:“过几日就是中秋,侄儿想回家去了。”

第五十三章戏园讽君

其实,那“夫妻”二人还真是误会康熙了。

若说康熙对儿子、孙子们一个个提防的紧,对年熙这个弱冠少年,却没那么多顾忌。一来这孩子年幼体弱,二来他家没出皇子,于事无碍。三则,看见年熙,便想起他姥爷纳兰容若。想当年,纳兰这么大时候,自己也是意气风发、血气青年一位。哪知道,纳兰这么早就去了。时隔多年,难得年熙与纳兰性情相似,看看他,好歹能追忆往昔。康熙毕竟老了,禁不住就要回忆过往峥嵘岁月。

年熙随住在畅春园里,得了康熙恩典,偶尔还能去拜见姑母年秋月,其余时候,为避免惹是生非,都窝到屋子里不出来。如此宅了几日,又病倒了。

年秋月知道大侄子素来体弱多病,又是康熙亲自带到园中,对他照顾,十分尽心。这日,畅春园公主嚷嚷着要去外头摘花,年秋月想着几日不曾见大侄子,便领着宫女、嬷嬷们,抱着小公主往年熙所住斋立馆四周。离馆老远,就听见幽幽笛声。年秋月叫嬷嬷们带着公主在一旁玩耍,站在花阴里听了一阵,默默感慨:年熙一个孩子,怎么笛音中一股子悲凉之气?

年秋月点头,“也好。回去好好休养。你虽然是有弟弟的,可他们哪里能跟你这个嫡长子比?只要你好好的,别说你母亲,就是你父亲,也是十分欣慰的。你呀,就是心思太重,面上看是位翩翩公子,心思比姑娘家还要细腻。凡事要宽心,想太多了,反倒于身体无益。”

年熙还未答话,就听康熙在身后竹丛中说道:“贵妃所言有理。”

姑侄俩吃了一惊,站起来看时,却见康熙从竹丛后走来,身后还跟着一队伺候的太监、宫女。姑侄二人急忙行礼,小公主也由嬷嬷抱着,过来问安。

康熙坐到方才年秋月软垫上,免了众人礼数,抱过来小公主在怀,笑问:“怎么,熙儿在朕这园子里住的不习惯?才几天就要回家了?”

年熙急忙弯腰请罪说道:“臣惶恐。只是中秋要到,想与父母团聚。”

正想着,早有人通报年熙。病公子迎上来,举着扇子乐呵呵打恭:“给贵妃娘娘请安。”

年秋月点头,命他免礼。年熙直起身,又作揖道:“侄儿见过姑姑。”

年秋月淡笑,“骨肉至亲,不必多礼。”姑侄俩选一处有风有景地坐了,年秋月柔声问:“怎么小小年纪,笛音用的这么低?你这样年岁,正当意气风发才是。”

年熙低头苦笑,“成日里病恹恹的,哪里还有什么意气?太医都说不出我究竟得了个什么病,每日里用药诊治,不过是熬日子罢了。好在我下头还有几个庶出弟弟,父亲那边应该不会太难过。只是母亲只我一个儿子,我若去后,不知她晚年可该如何过。”说着,便低下头去。

年秋月沉默一刻,红了眼圈慢慢劝道:“有病就治病,体弱就调理。缺什么只管用就是。咱们家又不是吃不起好药的穷苦人家。你再这样自暴自弃,岂不更是不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